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一)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江梅结出美好的果实,扎根于桃李丛中。
桃李虽然沉默不语,却借早晨露水的光芒。
孤芳自赏,害怕洁白的映衬,只有冰雪中独自散发香气。
自古以来,这种果实就被用于祭祀,进入庙堂之中。
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烟雨中梅树已由青转黄。
即使被放在桃李盘中供人品尝,最终也不可口。
被丢弃在路边,但只要根还在,失去果实又何妨。
只要本质犹存,抛弃果实并无大碍。

注释

佳实:美好的果实。
托根:扎根。
朝露:早晨的露水。
孤芳:独自芬芳的花。
皎洁:明亮纯洁。
庙廊:庙宇的殿堂。
烟雨:如烟的细雨。
初见:初次见到。
终然:终究。
本根:根本,根基。
弃捐:抛弃。
果何伤:失去果实有什么关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写给苏轼的,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感慨。诗中以江梅与桃李作比,赞扬了梅花虽生长于桃李丛中,却保持了自身的孤芳和高洁,即使无人欣赏,也自有一份清香。它虽然最终未能进入庙堂,但只要本质犹在,被人弃置路边也不足惜。

"托根桃李场"描绘了梅花的环境,"孤芳忌皎洁"则突显其独立清高。"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暗指梅花本应得到更高的评价,然而现实却是"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暗示了梅花的遭遇。最后两句"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表达了对梅花被忽视的遗憾,而"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则揭示了世态炎凉。诗人以梅花的境遇寄寓对苏轼的同情,认为只要人格如梅,即使遭遇挫折,本性不受损,也无需过于在意世俗的评价。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

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形式: 古风

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

金欲百鍊刚,不欲绕指柔。

石羊卧荒草,一世如蜉蝣。

丝成蚕自缚,智成龟自囚。

竹箭天与美,岂愿作嚆矢。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墙隅。

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

革辙要合道,覆车还不好。

木讷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形式: 古风

古豪侠行赠魏邻几

翩翩魏公子,恐是信陵君。

高义动衰俗,孤标对层云。

风吹棠棣花,一枝落夷门。

俯仰少颜色,萧萧烟景昏。

已朽朱亥骨,侯嬴无子孙。

众中气轩昂,把臂输肺肝。

沃之红鹦鹉,载以乌贺兰。

门前马嘶急,我弟忽扣关。

谓言空中落,逆旅有仁人。

老母一解颜,万金难报恩。

琅玕乃未赠,交好如弟昆。

形式: 古风

史应之赞

眉山史应之,爱酒而滑稽。对鄙不肖,醉眼一笑。

司马德操,万事但好。东方戏嘲,惊动汉朝。

穷则德操,达则方朔。天地一壶,不胶者卓。

应之老矣,似愚不愚。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