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坛

毛公坛上片云闲,得道何年去不还。

千载鹤翎归碧落,五湖空镇万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毛泽东先生的祭坛上飘着悠闲的云朵,他在何时得道升仙再也没回来。
千年过去,仙鹤的翎毛回归了青天,只剩下这祭坛空守着万重山峦。

注释

毛公坛:指毛泽东的纪念场所。
得道:指获得超凡的智慧或成仙。
去不还: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此处指去世。
千载:千年的时间。
鹤翎:仙鹤的羽毛,常用来象征仙人的离去。
碧落:天空,常用来指代仙境。
五湖:泛指广阔的水面,此处可能指毛泽东曾活动的地方。
空镇:空自镇守,即无人值守。
万重山:形容众多的山峦,也可能暗指艰难的境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得道高人在高坛上悠然自得之景象,云游四海,超脱尘世。"毛公坛上片云闲"一句,通过对“毛公”这一仙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得道何年去不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道的渴望与执着,暗含了一种超越生死、永恒长存的情怀。

"千载鹤翎归碧落"一句,以鹤为喻,象征清高脱俗之士。"五湖空镇万重山"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寓意着仙境的幽深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述和对得道之人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一种理想追求。语言简洁优美,意境辽阔,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王子晋庙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

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王昭君二首(其一)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王昭君二首(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

已知腊子能裁服,复报龟儿解咏灯。

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