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笠登山自种茶,萦林石径树边邪。
百金自可侔封邑,千骑何劳拥鼓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情景。首句“短笠登山自种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身着短笠,独自攀登高山,亲手种植茶叶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次句“萦林石径树边邪”,通过蜿蜒曲折的山路和树木环绕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士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接着,“百金自可侔封邑”一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隐士虽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百金),却并不以此为荣,甚至可以与封邑相提并论,强调了他对物质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千骑何劳拥鼓笳”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权力和声势的不屑,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竹间樵径行应熟,花外渔舟望欲迷。
处处稻畦分落照,荷锹人去水禽啼。
閒与山氓日共谈,往来溪北又溪南。
今代劝农贤太守,他年何武定才堪。
野夫卧对石门山,怀友其如道险艰。
喜诵清诗凉雨后,唤回幽思白云间。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
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