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閒与山氓日共谈,往来溪北又溪南。
今代劝农贤太守,他年何武定才堪。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诗人梁寅与当地农民在山水间闲谈的情景,展现了对当时社会中勤勉劝农官员的赞美。通过“閒与山氓日共谈,往来溪北又溪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农民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他们共同劳作的生活状态。接着,“今代劝农贤太守”一句直接点出了对在位官员的肯定,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积极倡导农业发展的赞赏之情。“他年何武定才堪”则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像汉代的何武一样,能有更多才华横溢的官员出现,继续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向往,是元末明初社会变迁背景下人文关怀与政治理想交织的体现。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野夫卧对石门山,怀友其如道险艰。
喜诵清诗凉雨后,唤回幽思白云间。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
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
闻道西方有美人,大圆清淑幻成身。
容华婥约仙山质,德性温良葛氏民。
著作功高天不夜,应酬气爽日长春。
却怜俗骨烦陶冶,宁惜蒙淄混世尘。
叔世何曾气薄凉,仍生圣哲应储祥。
但从孝悌开初址,自显忠良扩远疆。
作止醒眠皆法象,笑嬉怒骂尽文章。
《缁衣》好德难容口,千古遗编姓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