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湖边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人程敏政在游历中寓情于景,引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沉思。首句“徙倚湖山欲暮时”写出了诗人徘徊在湖光山色中的时间感,暗示着一天将尽,引发出淡淡的哀愁或怀旧情绪。
“行人随处动遐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绪飘忽,对过往历史的追忆。诗人提及张王二人,可能是指历史上曾有过权势的人物,如今已无处寻觅他们的踪迹,暗示了世事变迁,“张王僣窃今无地”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白傅风流尚有祠”则转而提到白居易,以其文采风流留下的祠堂,象征着文化与人格的永恒。“夜静六桥谁放鹤”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让人联想到仙鹤的传说,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春回三竺好题诗”写春天的到来使得西湖的三竺寺更加适宜吟诗作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艺创作的热爱。
最后,诗人预想在篷窗下品尝仁和酒,聆听舟夫唱起竹枝词,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也暗含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人文和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