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杂咏四首(其三)

徙倚湖山欲暮时,行人随处动遐思。

张王僣窃今无地,白傅风流尚有祠。

夜静六桥谁放鹤,春回三竺好题诗。

篷窗预买仁和酒,卧听舟人唱竹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湖边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人程敏政在游历中寓情于景,引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沉思。首句“徙倚湖山欲暮时”写出了诗人徘徊在湖光山色中的时间感,暗示着一天将尽,引发出淡淡的哀愁或怀旧情绪。

“行人随处动遐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绪飘忽,对过往历史的追忆。诗人提及张王二人,可能是指历史上曾有过权势的人物,如今已无处寻觅他们的踪迹,暗示了世事变迁,“张王僣窃今无地”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白傅风流尚有祠”则转而提到白居易,以其文采风流留下的祠堂,象征着文化与人格的永恒。“夜静六桥谁放鹤”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让人联想到仙鹤的传说,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春回三竺好题诗”写春天的到来使得西湖的三竺寺更加适宜吟诗作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艺创作的热爱。

最后,诗人预想在篷窗下品尝仁和酒,聆听舟夫唱起竹枝词,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也暗含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人文和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唐杂咏四首(其四)

繁华欲赋太平时,惭愧无才续左思。

晓市船趋三汊港,春游人集两峰祠。

楼台不类人间世,风月都成画里诗。

东望綵云怀帝阙,旸乌初上海桑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岳王墓再赋一首

南渡宗贤力相秦,不辞降表便称臣。

青衣空作还家梦,金字频追出塞人。

乱国已遭三寸舌,封王何益九原身。

渔郎似识英雄恨,日对孤坟理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皋亭山

晓受降书夜戢兵,路人犹说伯颜名。

中原多少奇男子,不向燕山立汉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道中六言

皋亭山前竹铺,临平镇下桑园。

北岸方收缆索,东风忽动樯幡。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