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兴言民父恩犹在,何故年来尽不如。
清节苦于为士日,归装轻似到官初。
月明往事寻思遍,灯下怀人音问疏。
矫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任知县赵大猷的怀念和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首句“兴言民父恩犹在”赞扬了赵大猷对百姓的深厚恩德,暗示其在任时深受人民爱戴。然而,“何故年来尽不如”则揭示了诗人对近年来社会不如意的忧虑,与前任知县的政绩形成对比。
“清节苦于为士日”进一步描绘了赵大猷为官清廉,坚守节操的形象,而“归装轻似到官初”则以他离职时的简单行囊,象征其为官清廉,不带半点私财。诗人通过这两句,赞美了赵大猷高尚的品德。
“月明往事寻思遍,灯下怀人音问疏”表达了诗人夜晚独自回忆往事,对赵大猷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时局变迁,彼此联系减少的感伤。最后,“矫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传达出对朝廷新政策的期待,希望能让百姓在田间过上安稳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对赵大猷的怀念为线索,反映了诗人对前任官员清明政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不详
石门当半道,想见泊舟时。
伴鹤立终日,就岩题几诗。
近山秋易老,问隐地偏宜。
我亦江湖去,心期尔得知。
束书入京阙,忧国最情深。
天意有兴废,人才无古今。
布衣万言疏,孤剑一生心。
直道嗟难遇,贾生终陆沉。
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
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
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
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忆昔曾登太白巅,闲云留我石床眠。
集诗删失题犹记,人事乖违岁屡迁。
极羡故交游汗漫,不禁离思对婵娟。
山中乏致兼金馈,形迹相忘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