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荆山

束书入京阙,忧国最情深。

天意有兴废,人才无古今。

布衣万言疏,孤剑一生心。

直道嗟难遇,贾生终陆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带着书简进京城,忧虑国家深如海。
天命有兴衰更替,人才不分古与今。
平民百姓上万言奏章,一剑忠诚贯穿一生。
正直之道感叹难以逢时,贾谊般的遭遇终究沉沦。

注释

束书:携带书简。
京阙:京城。
忧国:忧虑国家。
情深:深深的情感。
天意:天命。
兴废:兴盛衰落。
人才:人才。
古今:古今时代。
布衣:平民百姓。
万言疏:洋洋万言的奏疏。
孤剑:独自一人的剑意。
一生心:一生的忠诚。
直道:正直之道。
难遇:难以遇到。
贾生:指贾谊。
陆沉:比喻沉沦不得重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嵎为友人刘荆山创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刘荆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深深同情和感慨。"束书入京阙"描绘了刘荆山带着满腹经纶进京求仕的场景,显示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忧国最情深"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刘荆山高尚的爱国情怀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天意有兴废,人才无古今",寓言意味浓厚,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个人才能的永恒价值,即使在朝代更迭中,人才的重要性依然不变。"布衣万言疏"暗指刘荆山虽出身平凡,但其见解深刻,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奏疏。

"孤剑一生心"借剑的孤独形象,象征刘荆山的坚韧与忠诚,他以一己之力坚守正道。然而,"直道嗟难遇"表达了对刘荆山因直言敢谏而难以得到重用的惋惜。最后,诗人以贾谊(贾生)的典故作结,贾谊才华横溢却最终被贬,暗示了刘荆山可能的命运——"贾生终陆沉",即如同贾谊般沉沦底层,未能施展抱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宋饮冰过四明郡斋(其一)

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

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

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

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宋饮冰过四明郡斋(其二)

忆昔曾登太白巅,闲云留我石床眠。

集诗删失题犹记,人事乖违岁屡迁。

极羡故交游汗漫,不禁离思对婵娟。

山中乏致兼金馈,形迹相忘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松风僧渊中二公游方

无累云相似,悠悠天地间。

新秋生远思,此去未应还。

撼锡惊栖鹤,听松思故山。

吟诗与说法,同是一机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廉村宗人薛庭芝薛如晦还里

老我儒冠误,怜君亦固穷。

山川居壤异,友爱所天同。

江渡乘潮阔,霜林逐晓空。

永怀楸垄敬,淹泊志难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