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

按节临瀚海,舒军耀朔方。

幕中延揖客,马首系降王。

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

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

明堂献捷罢,甲矛自生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广阔的边疆临近大海的地方,军队威武地展示在北方的领土。
在营帐中,将领们热情地迎接宾客,马头牵着投降的国王。
被封赏的将领背着箭筒,天子亲自赐予宝剑干将。
后续部队穿越沙漠,先锋队伍越过渭水之阳。
音乐和旗帜贯穿平乐观,直到建章宫的行列。
在明堂献上胜利的喜讯后,铠甲和矛戈闪烁着光芒。

注释

瀚海:大海边的广阔区域。
舒军:展示军队。
朔方:北方。
幕中:营帐中。
延揖:热情接待。
马首:马头。
系降王:牵着投降的国王。
封君:被封赏的将领。
负弩:背着箭筒。
干将:古代名剑。
腾沙漠:穿越沙漠。
渭阳:渭水之北。
箫鼓:音乐。
通平乐:贯穿平乐观。
建章:宫殿名。
明堂:宗庙或朝廷。
献捷:献上胜利的消息。
甲矛:铠甲和矛戈。
生光:闪烁光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事胜利的壮观画面。"按节临瀚海",诗人以节度使的身份来到广袤的边疆,展现出威严和决心。"舒军耀朔方",军队阵容整齐,气势如虹,照亮了北方的边疆。在军帐中,诗人热情款待宾客,彰显出将领的宽宏大度,同时"马首系降王",象征着敌人的归顺。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胜利者的荣耀,"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封赏有功之臣,天子亲自赐予宝剑,显示出皇家的恩宠。"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胜利者浩浩荡荡,穿越沙漠,经过渭水之滨,一路凯歌行进。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音乐与旗帜交织,庆祝的气氛弥漫在平乐宫,直至建章宫,显现出皇家庆典的盛大。最后,"明堂献捷罢,甲矛自生光",在明堂献上战功后,兵器闪烁着光芒,象征着胜利的辉煌。

整体来看,这首《鼓吹曲》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胜利场景,展现了宋朝将领的英勇和朝廷的荣耀,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人生不长好

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

临觞莫辞醉,既醉莫愿醒。

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

夷齐犹饿死,谁复哀屈平。

陵谷尚迁灭,况乃期促龄。

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

形式: 古风

人伦僧求字

上人早出岷峨山,颇游五岭崎岖还。

妙定休咎指诸掌,会心不出眉宇间。

顾予从来多得丧,归老林泉喜无量。

它年见我岩壑中,应笑如如得非相。

形式: 古风

入塞曲

黑水迢迢黑山暮,马鸣萧萧夜争度。

胡笳四起黄云愁,角声呜咽何悠悠。

陇山行断不回首,一番回首添白头。

形式: 古风

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行路难,九折之坂无足叹。

羊肠剑阁视阶闼,巫峡滟滪无波澜。

长安九衢最巇崄,侯门处处深如渊。

深如渊,不可履,翻覆风波当面起。

况复深宫严九重,虽有羽翼无由通。

行路难,行路难,不如归去贫穷静坐巾柴关。

啜菽饮水自行乐,虽有风雨无忧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