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角声定自与谁语,月色不应无为明。
已作杨花著泥久,无多心事惹愁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客中二绝(其二)》。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客中的寂寞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角声定自与谁语,月色不应无为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角声是指夜深人静时牛角上挂着的小铃铛发出的声音,这里的“角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寞。“月色不应无为明”则是在强调这宁静夜晚中,明亮的月光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但又好像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存在。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已作杨花著泥久,无多心事惹愁生。" 这两句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作杨花”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像杨花飘落一样迅速而不易察觉。诗人说这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渐渐消散在尘土中,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心事能够引起愁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眷恋和无奈,以及面对流逝岁月的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与怀旧。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的深刻与精细。
不详
客中有梦自难成,未了风声又雨声。
二十五声秋夜点,谁人数得甚分明。
溪水泠泠欲雪天,风鬟雾鬓不胜寒。
定同子美鄜州月,应恨闺中只独看。
爱惜浓香恐过时,刘郎何事苦归迟。
只应昨夜幽窗梦,飞到君边未可知。
为问春从何处归,晚村烟雨细丝丝。
从来漏泄冤庭柳,点检分明是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