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颂陈母刘太夫人请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是对陈母刘太夫人的高度赞扬与颂扬。诗中描绘了刘太夫人作为母亲和妻子的美德,以及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诗的开头“鸣琴为奏离鸾曲,冀挽颓风砭薄俗”,以音乐为引,表达了对刘太夫人品德的赞美,希望她的美德能引领社会风气向善。接着描述了刘太夫人年轻时的婚姻,嫁给了一个读书人,即使生活贫困,也甘于粗茶淡饭,体现了她的贤淑与坚韧。
“嫁得读书人亦喜,食贫竟自甘藜藿”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刘太夫人对丈夫的支持与理解,即使生活艰苦,也无怨无悔。接下来的“闽垣未试槐花黄,鲁頖已沾芹藻绿”两句,以自然景象比喻,暗示刘太夫人虽未在家乡显赫,但在夫家已展现出才华与贡献。
“岂意才人多薄命,召赴修文天亦酷!”这一句转折,表达了对刘太夫人命运的同情,尽管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随后的“山厨日日冷炊烟,大儿啼饥小儿哭”描绘了家庭生活的艰辛,而“尊章病不仁,经年颠沛延床蓐”则展现了刘太夫人对患病长辈的悉心照顾。
“太君父职兼子职,日计参苓谋饘粥”表明刘太夫人不仅照顾家庭,还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显示出她的孝顺与责任感。“未亡人竟不能亡,忍死提携一块肉!”一句,表达了刘太夫人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仍坚持照顾家庭,体现了她的坚强与牺牲精神。
后半部分“有如此者亦有年,儿辈峥嵘露头角”赞扬了刘太夫人对子女的教育与影响,使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始信读书原有种,奇才不受人雕斲”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才能不会被外界环境所磨灭。
“大儿乡荐小儿庠,一脉书香相继续”描述了刘太夫人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她的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就,家族的书香气息得以延续。“德政覃敷长泰城,去思亦在华崶麓”赞扬了刘太夫人对社会的贡献,她的美德影响了周围的人。
最后,“褒扬节孝吹休明,太史輶轩贡当轴”表达了对刘太夫人节操与孝行的肯定,希望她的事迹能够得到官方的认可与表彰。“君不见清漳华表矗如云,尽是前朝纪绩勋”以历史中的华表为喻,强调刘太夫人的事迹如同历史上的丰碑,值得后人铭记。“第一新歌褒壸范,请看怀清望峻文!”呼吁通过新的诗歌来歌颂刘太夫人的典范,表达对她高尚品质的敬仰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太夫人一生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美德、坚韧与牺牲精神,以及对家庭、社会的贡献,表达了对她的崇高敬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