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松形甚怪,得性在山林。
偃盖盘空老,流脂入地深。
青霜曾换骨,野火误烧心。
材大诚难用,良工亦漫寻。
这首诗名为《山林古松》,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棵生长于山林间的奇特古松。它枝叶繁茂,树冠如盖,横亘空中,显示出其古老而坚韧的生命力。松脂深入地下,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滋养。它历经严寒的青霜洗礼,甚至曾被野火烧过,但依然顽强生存,骨骼得以更新。然而,正因为它的材质巨大,反而难以被寻常人所利用,即使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也难以寻觅到合适的用途。整首诗通过古松的形象,寓言了人才被埋没或难以被发现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人才命运的感慨。
不详
山深寒易得,九月已萧然。
况是衰迟者,非同少壮年。
玄裘如艾絮,禅榻藉蒲毡。
童子烧枯叶,先教閟暖烟。
布袜与青鞋,山巅复水涯。
閒为真富贵,吟是好情怀。
既可全吾乐,何惭与世乖。
自随无畚插,忘死亦忘骸。
恐山还欲去,着尔慰山灵。
挂处频分影,吟时不见形。
鹫峰愁外远,巴峡梦中青。
月下三声苦,幽人却要听。
饥寒驱不出,忍死住空山。
芰制几回补,荆扉终岁关。
是非尘外远,云月句中閒。
此意难名道,存诸静默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