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仙山咏孙松涧新庵

雅怀欲友汉刘樊,巧筑屠苏压大兰。

檐宿白云山气重,门无赤日树阴寒。

少年自得老成趣,危世谁如肥遁安。

下界黄尘从扰扰,不妨高枕梦邯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仙山咏孙松涧新庵》,作者是宋代诗人陈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孙松涧新建庵堂的赞赏。首句“雅怀欲友汉刘樊”表明诗人有高尚的情怀,希望能与汉代的刘安(淮南王)和樊须(孔子弟子)这样的贤人交友,暗示了他对古代隐士的敬仰。

“巧筑屠苏压大兰”描绘了新庵的建造,可能指的是庵中的设施或装饰,屠苏和大兰都是道教文化中的元素,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氛围。

“檐宿白云山气重,门无赤日树阴寒”两句,通过写景,展现了新庵环境的清幽和宁静,白云缭绕,山气沉厚,门前没有烈日直射,只有树荫带来清凉,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居意境。

“少年自得老成趣,危世谁如肥遁安”表达了诗人对当前世道的忧虑,认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唯有像孙松涧那样选择隐居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最后,“下界黄尘从扰扰,不妨高枕梦邯郸”以对比的手法,将尘世的纷扰与庵中的宁静相对照,诗人选择在梦中寻求片刻的解脱,寄情于仙境般的邯郸梦,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过崎山

晓过崎山下,溪清水见沙。

石根交虎豹,树影乱龙蛇。

黄竹藏丹渚,青帘卖酒家。

扣舷汀鹭起,撇撇带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过鉴湖

越城胜境素来誇,才入东关分外嘉。

八百顷荷西子态,几千馀寺贺君家。

画屏山色饶烟水,丽锦天光落晚霞。

惜景欲图湖上住,钓船泊处是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余生日闷中示诸儿

吾今七十有七岁,多事多忧多病馀。

举室忍贫馋煮字,长儿留远梦收书。

券逋积滞泥中兽,户计偷生釜底鱼。

回首当年有今日,苟延如此要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余自邑归唐溪袁仲素兄弟拉归宿次日苦留连偶病以八句辞

家世厌风波,来居空翠窝。

山深秋意早,溪近夜声多。

似梦忽到此,欲留如病何。

眼前浑是趣,未得细吟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