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邑归唐溪袁仲素兄弟拉归宿次日苦留连偶病以八句辞

家世厌风波,来居空翠窝。

山深秋意早,溪近夜声多。

似梦忽到此,欲留如病何。

眼前浑是趣,未得细吟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家族厌倦了世间风浪,来到这空翠的山居。
深山里的秋天来得早,临近溪流夜晚的水声更多。
仿佛梦境般突然到达这里,想要停留却像有病一般难以决定。
眼前的景色充满趣味,只是还没能细细品味吟咏。

注释

家世:家族背景。
厌:厌恶。
风波:世间纷扰。
空翠窝:清幽的山居。
山深:山林深处。
秋意:秋天的气息。
溪近:溪流靠近。
夜声:夜晚的水声。
似梦:如同梦境。
忽到此:突然来到。
欲留:想要停留。
如病:如同生病。
眼前:眼前所见。
浑是趣:满是乐趣。
未得:未能。
细吟哦:仔细吟咏。

鉴赏

这首宋诗《余自邑归唐溪袁仲素兄弟拉归宿次日苦留连偶病以八句辞》是陈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挽留的微妙感受。首句“家世厌风波”,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渴望平静的生活。接下来的“来居空翠窝”描绘了他选择隐居在山林中的宁静之所。

“山深秋意早”写出了山中环境的清冷与秋天的提前来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溪近夜声多”则通过溪水潺潺的声音,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似梦忽到此”表达出诗人对新环境的恍惚感,仿佛从梦境中来到这里,流露出一种不真实但又欣喜的情绪。“欲留如病何”则以身体不适为由,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挽留的感激和对停留的犹豫。

最后两句“眼前浑是趣,未得细吟哦”,诗人承认眼前的景色充满趣味,但他还未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和欣赏,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微妙感慨。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余床帐为过兵捲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

一床破帐护衰翁,席捲俄随掠骑东。

与妇同围肤炭火,呼儿排作肉屏风。

从来不起羊羔想,困倒何妨蝶梦通。

乱世流离多露宿,盖头有屋未为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别龄叟八句

翠竹黄花曲曲香,中间犹有太平腔。

淡交一饭云山钵,诗梦对床风雨窗。

忽动归心随晚策,尚留醉兴寄春缸。

閒行除却禅关外,牢闭柴门学老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即事

新正已强半,连阴凝不开。

雨声严似雪,春色瘦于梅。

老不问花事,病犹须酒杯。

东风自时样,于我亦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即事

出门问春事,犹在可疑閒。

云弄欲晴日,风坚曾雪山。

千林芳信远,百鸟好声悭。

要识天珍重,时光渐渐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