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稚子寻花莫漫狂,已知衰疾负重阳。
新霜有意留青蕊,更放残枝十月黄。
这首诗名为《对菊》,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绘了秋日里菊花与霜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
首句“稚子寻花莫漫狂”,以孩童寻找花朵的场景开篇,寓意人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应保持一颗纯真而敬畏的心,不应轻浮或狂妄。接着,“已知衰疾负重阳”一句,点明季节与个人状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感慨。
“新霜有意留青蕊”一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霜以情感,它有意地保留着菊花的青色花蕊,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顽强的一面。最后,“更放残枝十月黄”则描绘了菊花在深秋时节依然绽放的情景,即使是在霜寒的季节,菊花也坚持着自己的色彩,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与霜的关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使面临困难与衰败,也应该像菊花一样坚韧不拔,保持自我,展现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落日满寒雨,长江收夕霏。
定知聊复尔,敢望不相违。
野鸟晴相唤,残萤晚自飞。
殷勤两山口,好为放朝晖。
疾风吹沙不成雨,十日狂阴倒残暑。
江头树木半焦枯,不厌潮头洗尘土。
南楼反照千丈红,落日却在洪涛中。
舟父渔子莫惆怅,更借朝来东北风。
南山雪云千丈高,北山晚田无寸毫。
富儿巨家饱欲死,笑我陋巷长蓬蒿。
道人坐稳忘作劳,百念解纵如垂櫜。
但当折简唤我曹,并坐择虱烦抑搔。
笔力可借秋江涛,莫学人间膏火熬。
荆榛闭莽苍,千岁一孤坟。
生则无是叟,死应冥漠君。
略无他日念,唯有不堪闻。
想得西陵道,荒台亦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