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枕上口占

一夜无眠彻晓天,不知今日是新年。

年因底事成添换,情亦无端起变迁。

已是客中重作客,何劳缘外彊除缘。

安心如此能安否,愁病公然到枕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元旦枕上口占》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新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句“一夜无眠彻晓天”,开篇即点出诗人因激动、期待或忧虑而难以入眠的情景,一夜未眠直至天明,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不知今日是新年”一句,既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恍惚感,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年既期待又迷茫的心理状态。

“年因底事成添换,情亦无端起变迁”两句,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时间更迭与个人情感变化的关系。诗人似乎在思考,岁月的更替是否真的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还是仅仅在表面的数字上有所更替。同时,情感的变化也显得无迹可寻,让人不禁反思情感的本质与稳定性。

“已是客中重作客,何劳缘外彊除缘”则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漂泊感。在新的一年里,诗人不仅需要面对时间的流逝,还要继续在异乡生活,这种双重的“客”身份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奈。同时,诗人质疑为何要强求去除那些看似不必要的缘分,或许是在表达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相遇与离别的接受与思考。

最后,“安心如此能安否,愁病公然到枕边”两句,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挣扎推向高潮。一方面,他渴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愁苦与疾病却如影随形,困扰着他的身心。这不仅是对新年到来时个人情感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常态的一种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情感、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新年之际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索。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读者得以窥见其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感受到一种超越具体事件的普遍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元日偕子将无际过比玉居停主人费节卿为置酒竟日节卿好武时鼓掌说剑比玉有家藏端砚甚古至是始得观

客路愁闻节序来,老怀还向故人开。

到门雨气如相候,入座春盘不待催。

顿觉雄心随说剑,且拚长日送深杯。

爱君匣里端溪色,更遣烧灯试墨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滁州道中见梅感赋(其一)

春回忽忽到新年,江北梅花也烂然。

野店一枝看欲绝,家山千树见何缘。

窥窗曾与人留别,照水还将雪斗妍。

抛却风流逐尘去,空教心折马蹄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滁州道中见梅感赋(其二)

辜负看花又一春,百年彊半几年身。

未能徇性难违性,且复随人苦畏人。

昨日明朝江北路,千盘万折陇头尘。

如痴如醉还如梦,渐觉腾腾欲任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旅宿滁州同子将无际步屧至龙潭山忆丙午偕羽明孟阳来游已一纪矣

龙潭树密晚烟匀,丰乐亭空野望新。

旧日经过馀十载,重来朋好亦三人。

胜情老去浑无恙,遗迹追思已半湮。

自是风尘易憔悴,形神于此一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