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四十年的高远梦想,人生就像追求一座山丘。
没有长久陪伴的人,只有鹤在静心修炼与天地相接。
草丛中生长着灵芝,泉水与石髓一同流淌。
更觉得庭院树木的老去令人忧虑,仿佛世间已步入秋天。

注释

四十年:指一生或很长时间。
高梦:远大的梦想。
生涯:一生。
一丘:比喻人生目标或理想。
无人:没有其他人。
同久住:长久相伴。
鹤:象征长寿或超凡。
冥修:静心修炼,与自然合一。
草杂芝田:草丛中生长着灵芝。
芝田:象征仙境或隐居之地。
泉和石髓:清澈的泉水和如髓的石液。
流:流淌。
更嫌:更加担心。
庭树老:庭院中的树木显得老去。
世间秋:世间的秋天,寓意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高梦"暗示了往日的雄伟志向,而今却只能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度过余生。"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则形象地展示了隐者的孤独生活,只有偶尔飞来的鹤儿作伴,环境宁静而神秘。

接下来的"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其中"草杂"与"芝田"并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繁盛,也映射出了隐者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泉和石髓流"则以水声相呼应,增添了一份清幽之感。

最后两句"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透露出隐者对于时光易逝、万物更新的深切体会。他不仅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变化有所感慨,更在这种自然循环中感受到岁月的沉重。这里的"庭树老"并非真实意义上的衰老,而是隐者心境的一种投射,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深切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者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于人生、时光和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樵者

行山行采薇,闲剪蕙为衣。

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

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

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休粮僧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

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

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

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鹦鹉洲即事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

曹瞒尚不能容物,黄祖何曾解爱才。

幽岛暖闻燕雁去,晓江晴觉蜀波来。

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帆万里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灞上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田今。

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

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

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