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恭谢太庙

法宫裁旧典,长乐奉春祠。

牺象华樽设,旂常大路移。

属车朱总备,亚祼翟章垂。

瑶爵因周制,金根益汉仪。

歆馨百禄委,斋祓六宫随。

往训遵三母,何阶拟圣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皇宫遵循旧有的典章,长乐宫举行春天的祭祀仪式。
祭祀台上摆满了华丽的酒器,大路上的旗帜随风飘扬。
红色的副车准备齐全,祭祀用品上装饰着翟羽图案。
祭祀礼制沿袭自周朝,金根车增添了汉代的庄重气象。
丰富的祭品堆积如山,六宫斋戒以示敬意。
遵循古训,效仿三位贤母,但在这样的时代,如何能比肩圣明时期?

注释

法宫:皇宫。
裁:遵循。
旧典:旧有典章。
长乐:长乐宫。
奉:举行。
春祠:春天祭祀。
牺象:祭祀台上的动物形象。
华樽:华丽的酒器。
旂常:旗帜。
大路:大路。
移:飘扬。
亚祼:副车。
翟章:翟羽图案。
瑶爵:玉制酒杯。
周制:周朝礼制。
金根:金根车。
汉仪:汉代礼仪。
歆馨:丰富的祭品。
百禄:众多福禄。
委:堆积。
斋祓:斋戒。
六宫:六座宫殿。
随:跟随。
往训:遵循古训。
三母:三位贤母。
何阶:如何。
拟:比拟。
圣时:圣明时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为恭谢太庙而作,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尊崇和对祖先祭祀的庄重。诗中描述了在法宫中按照旧有的典章制度,为春祠准备祭祀活动的场景。用华丽的牺牲和酒器,大路仪仗队行进,彰显出皇家的威严。皇帝的车辆装备整齐,祭祀用品繁多且精致,体现了对礼仪的重视。祭祀过程中,百官献上福禄,皇后和嫔妃们也参与斋戒和洁净的仪式。最后,诗人以皇太后遵循古代训诫,希望能达到甚至超越圣明时代的典范,表达了对太后德行的赞美和对祖宗精神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典雅,富有宫廷祭祀的神圣气氛。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送凤茶与记室燕学士诗

绿荈圜规异,红縢篆印新。

争先御府贡,初摘建溪春。

腻滑重苍璧,娇黄聚曲尘。

焙痕连井字,凤刻叠龙鳞。

玉座均芳旨,金华宠侍臣。

斋心分一饼,持赠辋川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张无梦归天台

玉格功成碧诏迟,御风千里款黄扉。

旋纡兰佩朝丹禁,却捧云章入翠微。

绿蕴星辰藏古篆,绛宫龙虎闭神扉。

东山日暮馀霞散,南国烟晴独鹤归。

重结茅茨临乳窦,别裁荷芰换尘衣。

鸾凤若有壶中志,从此高梧一见稀。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晚晴

万家充积望,千里绝纤埃。

日辗云头上,风驱雨脚回。

乱帆争古渡,疏叶下高台。

启户晴光入,卷帘秋气来。

山心馀霭散,地角乱烟堆。

宿鸟幽丛闹,残虹远色开。

脱蓑人顾步,晒羽鹤徘徊。

菌绕枯林下,萍翻曲岸隈。

名园添旧笋,幽石长新苔。

绮席谁相贺,繁弦拍屡催。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赏花钓鱼应制

上苑乘春启,奇花效祉新。

连房红萼并,合干绿枝匀。

剪献尊长乐,分颁宠辅臣。

从游过水殿,凝跸近龙津。

黼座临雕槛,文竿引翠纶。

波香投桂饵,萍暖漾金鳞。

湛露芳尊酒,钧天广乐陈。

多欢千载遇,何以报严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