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成

秋成田里自人烟,刁斗声中又一年。

王莽货泉成底事,东都仍用五铢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秋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秋成田里自人烟”,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田园景象,稻谷金黄,庄稼丰盈,田间地头弥漫着农人的欢声笑语。这里的“人烟”不仅指居住的人家,也暗含了生活的气息和希望。然而,这样的画面在下一句“刁斗声中又一年”中被打破,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其声音意味着战争的持续和岁月的流逝,暗示着和平与安宁并未降临到这片土地上。

接着,“王莽货泉成底事”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王莽篡汉后改革货币制度,但最终未能稳固政权,反而加速了汉朝的衰败。诗人在此处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不满和讽刺。王莽的改革失败象征着权力的滥用和政策的不当,而“成底事”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结果的质疑和批判。

最后,“东都仍用五铢钱”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观点。东都是指当时的首都,这里使用“五铢钱”作为货币,象征着传统与秩序的延续。然而,在诗人看来,即便是在这样的传统和秩序之下,社会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无法真正实现稳定与繁荣。

综上所述,《秋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南望

南阳遥望见舂陵,残雪初消霁日升。

郁郁葱葱有佳气,汉家天子必中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匈奴

匈奴残破汉封疆,江北江南尽战场。

若问生灵谁是主,如今天子又康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绝句十首(其一)

羊裘独钓浙江湄,百姓哀哀苦乱离。

但得汉家鸿业在,莫愁光武奋身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绝句十首(其二)

目断秋江欲暮时,天边落叶弄愁飞。

翠华幸北平安信,只愿新鸿带得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