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井亭

重到虚亭意豁然,望高容易觉秋天。

山连旷野全无水,树杂轻烟间有田。

极目几时忘去路,西风何日送归船。

残蝉更唤斜阳好,衬出金刚翠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再次来到这座空旷的亭子,心情豁然开朗,抬头望去,高处的景色容易让人感受到秋意。
山峦连绵,与广阔的田野没有一丝水迹,树木稀疏,轻烟缭绕中夹杂着农田。
放眼望去,何时才能忘记来时的路,西风啊,你何时能吹送我归乡的船只。
残余的蝉鸣声唤起夕阳的美好,更显现出金刚翠竹的翠绿之色。

注释

虚亭:空旷的亭子。
秋天:秋季的景色。
旷野:广阔的田野。
轻烟:淡淡的烟雾。
金刚翠筱:金刚竹,一种翠绿色的竹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野风光图,诗人站在虚空的亭子里,心中豁然开朗。望向远方,感觉到秋天的气息,容易感受到季节变化的深远意境。

山连绵延至旷野,一片干涸无水之象。树木参差,轻烟缭绕其间,隐约可见农田的轮廓。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

极目望去,时间仿佛在无尽的路途中消逝。诗人心中时刻牵挂着归期,期待着西风何时能送来归舟,让自己得以返乡。

最后两句“残蝉更唤斜阳好,衬出金刚翠筱边”则是对秋天景色之美的赞叹。蝉在斜阳下鸣叫,声音凄清而哀艳,而金刚般坚硬的果实与翠绿的稻田交相辉映,更显出秋日风光之独特。

整首诗语言平和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对月

景奇天遣助诗豪,意快惭无鍊句劳。

一夜月晖金碗出,万波风摆玉鳞高。

衣冠城里多新贵,酒脯船中自老饕。

未著丛书追笠泽,此行扶路且游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平望遇风

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疏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归南湖喜成

路转斜桥似梦醒,拥衾摇兀亦身轻。

知期岸鹊如相语,匿笑邻翁欲斗迎。

见处青山还委么,遮回居士太呆生。

矮篱半路寒毬树,新种浑如旧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正月八日喜霁

未春天气已佳晴,病起光风满意明。

竹色舞帘金翠活,鸟声穿户角宫成。

黄麻天上登周召,浊酒林间慕绮荣。

从此寻芳绕阡陌,野翁相遇诧时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