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部曹观乐诗

东海馀风大,陶唐遗思深。

何如观遍舞,奏鼓间摐金。

清管调丝竹,朱弦韵雅琴。

八行陈树羽,六德审知音。

至道兼韶濩,充庭总韎任。

高天度流火,落日广城阴。

百神谐景福,万国仰君临。

大乐非钟鼓,且用戒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宫廷音乐表演的盛况与深意。开篇“东海馀风大,陶唐遗思深”,以东海之风和远古帝王陶唐的遗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文化的积淀。接着,“何如观遍舞,奏鼓间摐金”描述了舞蹈与打击乐器的和谐演奏,展现了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清管调丝竹,朱弦韵雅琴”则进一步描绘了管乐、弦乐与雅琴的演奏,通过“清”、“朱”等色彩词,不仅渲染了音乐的美感,也暗示了音乐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接下来的“八行陈树羽,六德审知音”可能涉及音乐的结构与道德教化的作用,体现了音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

“至道兼韶濩,充庭总韎任”中,“至道”可能指的是最高境界或理想之道,而“韶濩”、“韎任”则是古代的乐舞形式,这里表达了音乐与道德、礼仪的结合,强调了音乐在塑造社会风气、传播伦理道德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天度流火,落日广城阴”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一的意境,与前文的音乐表演相呼应,暗示了音乐如同自然界的规律,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最后,“百神谐景福,万国仰君临”表达了音乐能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象征着音乐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中的积极作用。“大乐非钟鼓,且用戒民心”则点明了音乐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教育民众、引导思想的重要手段,强调了音乐在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表演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音乐文化、社会功能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与社会、文化、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

何妥(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父何细胡。本胡人,通商入蜀,因家于郫县。妥少机警,有口才,知乐律,而好臧否人物。文帝时累迁至国子祭酒。尝言苏威不可信用,以是与威有隙。出为龙州刺史,终于国子祭酒任。谥肃。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及文集等,已佚

  • 字:栖凤
  • 籍贯:隋西城

相关古诗词

送晋熙公别诗

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

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

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

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

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

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

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形式: 古风

步虚词二首(其一)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步虚词二首(其二)

总辔行无极,相推凌太虚。

翠霞承凤辇,碧雾翼龙舆。

轻举金台上,高会玉林墟。

朝游度圆海,夕宴下方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