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送王文安四首(其二)

今古无端物数催,百年何处见伊莱。

烧残经术言非验,日下江河势不回。

墨守敢云坚壁在,火攻时为阿兄来。

天涯聚散宁容易,莫忘嵩台与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再次前韵送王文安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今古无端物数催”,以“无端”二字点出事物变化的不可预测性,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催促万物生长一般,让人感到岁月匆匆。接着,“百年何处见伊莱”一句,将时间拉长到百年,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

“烧残经术言非验,日下江河势不回”两句,通过“经术”和“江河”的比喻,反映了知识的局限性和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这里既有对学问追求的反思,也有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墨守敢云坚壁在,火攻时为阿兄来”则进一步探讨了坚持与变通的关系。诗人以“墨守”自喻,表示自己在某些原则上的坚守,但同时也意识到“火攻”(即变通)的重要性,体现了他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智慧和灵活。

最后,“天涯聚散宁容易,莫忘嵩台与汉台”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提醒友人,即使相隔天涯,相聚不易,也不应忘记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寄寓了对友人未来旅途平安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再次前韵送王文安四首(其三)

西山朝爽控青旻,鸲鹆岩边自得津。

蕉叶润于藏价玉,青花浮似泛萍人。

结髦刘主聊乘暇,好锻嵇生自性真。

一世未知磨几砚,石田开凿过千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次前韵送王文安四首(其四)

归心逝水两难留,永夕衔杯咏未休。

吴楚暮山横数叠,女牛初月在扁舟。

舌存自足期他日,亲老宜能勿远游。

想拜北堂嘉庆后,秋溪新膳进槎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答苏友燕

老来常善忘,秋病复频年。

笔有千坟秃,胸无一字全。

嘉宾淮海俊,新句夜珠悬。

未遂投桃报,长江竟放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余信宜初芙

海峤无波郡邑劳,南溟真足养奇毛。

三年奏最珠官远,四字题名玉殿高。

会见鸣珂归侍从,近乘山屐到林皋。

每从良友瞻风义,侠气今时属四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