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昔日游览十三楼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西湖秋景的赞美。首句“昔年曾到十三楼”,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时间与地点,唤起读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联想。接着,“一日西湖十顷秋”一句,通过数量词“十顷”形象地展现了西湖在秋季的广阔与丰富,将季节之美与湖面的辽阔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寒碧轩中最宜暑”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十三楼的描述,寒碧轩在炎炎夏日中显得格外凉爽宜人,这里的“寒碧”二字不仅指出了轩内的环境特点,也暗示了它能为人们提供避暑的舒适空间。最后,“只缘脩竹近清流”点明了这种清凉感的来源——修长的竹子靠近清澈的水流,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为避暑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意境美和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