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李氏临溪亭

结屋负南郭,清溪流屋前。

端居尘事少,水木自幽妍。

涤砚弄寒泚,鸣琴写潺湲。

沙鸟时近人,汀云相往还。

烹鲜芼溪毛,留客坐前轩。

逝川道体著,观物悟微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水田园画卷。诗人陈旅在元代创作了《安福李氏临溪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临溪亭周围的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

首句“结屋负南郭,清溪流屋前”,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一座小屋坐落在南郊,清溪潺潺绕屋而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端居尘事少,水木自幽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美好,居住于此,远离尘世的纷扰,四周的水与树木自然生长,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生机。

“涤砚弄寒泚,鸣琴写潺湲”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场景,他以清水洗砚,抚琴自娱,琴声与溪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接下来,“沙鸟时近人,汀云相往还”则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沙鸟偶尔靠近人旁,汀上的云朵似乎也在与人互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烹鲜芼溪毛,留客坐前轩”描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一面,通过烹饪新鲜食材,邀请客人共聚一堂,享受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而“逝川道体著,观物悟微言”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时间如流水般流逝,但在这里,每一片叶子、每一滴水都蕴含着深邃的意义,让人在观察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32)

陈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字:众仲
  • 籍贯:元兴化莆田
  • 生卒年:1288—1343

相关古诗词

题米元晖溧阳溪山图

宿雨散层巘,林麓翳烟霏。

遥山断复连,川上初昕微。

我昔困行役,溧阳秋未归。

幽子乔松流,邂逅启郊扉。

抚景正若此,别离嗟愿违。

览卷遂终日,溪云欲生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天台桃源图

天台一溪绿周遭,溪南溪北都种桃。

东风吹花开复落,游人不来春水高。

钱塘道士张彦辅,画图送得刘郎去。

昨夜神鹊海上来,洞里胡麻欲成树。

形式: 古风

苏伯修往上京王君实以高丽笠赠之且有诗伯修徵和章因述往岁追从之悰与今兹暌携之叹云耳

往年饮马滦河秋,滦水斜抱石城流。

青城丈人来水上,揭谢苏王皆与游。

顾予滥倚桥门席,日斜去坐鳌峰石。

夜凉共饮明月尊,醉眠更听高楼笛。

滦河九曲流溅溅,自我不见今三年。

苏郎又扈属车去,伫望弗及心茫然。

龙门峡中云气湿,山雨定洒高丽笠。

别意遥怜柳色深,归心莫为鹃声急。

不才未许收词垣,赋成何日奏《甘泉》。

人言凡骨难变化,为我致意青城仙。

形式: 古风

题胡氏杀虎图

沙河野黑秋风粗,枣阳戍卒车载孥。

道旁老虎夕未餔,车中健妇不见夫。

仓皇下车持虎足,呼儿授刀剚其腹。

夫骨已断不可续,泣与孤儿餐虎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