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笑著黄冠脱翠钿,改妆风韵更天然。
元君便授中阶箓,阿母新留大洞篇。
云雨已无当日梦,烟霞或有夙生缘。
清斋夜礼群星罢,学鍊丹砂绣阁前。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唐宫人入道》描绘了一位女子从宫廷生活出家为道的场景。首句“笑著黄冠脱翠钿”形象地写出她舍弃华丽装饰,轻松愉快地戴上道士的黄色头冠,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释然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改妆风韵更天然”则强调她转变后的清新自然之美。
“元君便授中阶箓,阿母新留大洞篇”暗指她得到神仙的指引和认可,接受道教的教义,开始研读仙家秘籍。“云雨已无当日梦,烟霞或有夙生缘”表达了她对红尘情爱的放下,以及对仙道世界的期待和可能的宿世因缘。
最后两句“清斋夜礼群星罢,学鍊丹砂绣阁前”描绘了她在寂静的夜晚,在绣阁前修炼丹药,过着清净的修行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人出家后心境的转变与修行生活的宁静,富有禅意和道教色彩。
不详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羞向明开向暗开,芳丛暖燄照银台。
须臾烂漫都成蕊,顷刻凋零半是煤。
绣幌不愁疏雨至,纱窗只怕猛风来。
歌阑舞罢人归寝,一寸丹心未肯灰。
学馆相逢意有馀,青灯绿酒夜窗虚。
眼看世事宜高枕,身在他乡念远书。
落日暝归投树鸟,清潭时见避钩鱼。
秋山若有苏樵地,拟结茅堂傍隐居。
池阳山水郭西雄,华构萧条一半空。
野藓春沿香案绿,岩花晴照衮衣红。
千年此地留遗迹,六代何人有故宫。
玄圃已荒文选在,令人终古仰高风。
伤春惜别总关心,愁对莺花思不禁。
外地逢人偏感慨,他乡吊古强登临。
天连秋浦帆樯远,日射晴波岛屿深。
犹有翠微遗趾在,樊川佳句重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