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慢.中秋六榕东坡楼对月作

桂华镜转,蓬翠波留,秋思孤迥。

罨画屏风,座密四围绿静。

遥夜足天宽,漫虚占、花间对影。

想连环万户暗里,赏心乐事谁领。

渐淡淡、凭高清兴。双鬓山河,无限风景。

梦迹依稀,旧曲与谁同听。

一笑挟飞仙,看光贮、吟壶共永。

怕浮云,又遮断、雁声度岭。

形式:

鉴赏

这首《古香慢·中秋六榕东坡楼对月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孤高情怀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桂华镜转,蓬翠波留"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如镜,照在翠绿的蓬莱仙境,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秋思孤迥"则透露出词人独自一人,思绪飘渺。

"罨画屏风,座密四围绿静"运用比喻,将月色下的环境比作精美的画屏,四周环绕着静谧的绿色,显得雅致而深沉。"遥夜足天宽,漫虚占、花间对影"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在月夜中独处,与花影相伴的孤独意境。

"想连环万户暗里,赏心乐事谁领"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追忆,以及对现今无人共享赏月之乐的感慨。"渐淡淡、凭高清兴"则写出词人借月光寄托清高之情,"双鬓山河,无限风景"暗示岁月流转,人事变迁。

"梦迹依稀,旧曲与谁同听"流露出词人对旧日友人和美好回忆的深深怀念。"一笑挟飞仙,看光贮、吟壶共永"想象与仙人共赏月光,饮酒赋诗,表现出词人超脱尘世的向往。

最后,"怕浮云,又遮断、雁声度岭"以自然景象收束,担忧月光被浮云遮挡,也隐喻着与故人音信难通的遗憾,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霜叶飞.九日,读君特“断烟离绪”之句,不胜依黯。爰次其韵,寄吾旧游

倦琴孤绪。残蛩外,清游疏似花树。

淡妆帘户易销魂,灯暗啼绡雨。慰寂寞、明珠翠羽。

闲情惟有东篱古。

怕旧宿芙蓉,冷眼缬、霜波误尽,别来缃素。

无奈探菊逡巡,携壶漫伫。望极高处难赋。

故山重问醉经人,日暮玄猿语。梦不著、新欢寸缕。

佳辰长短从来去。

向镜中、生涯淡,但忆歌前,笑声多处。

形式:

丁香结.秋日梨花,再和君特

金屋多娇,玉容无主,心事看秋如醉。正雨酥云腻。

有素月、漫约黄昏临砌。

送春余艳在,流尘溅、泪痕暗里。

婵娟俱冷,也要数点微微雪意。何似。

懒困倚东阑,拚却良辰自睡。

故国青旗,深宫玉笛,去情全背。

如梦寻到顿失,过眼青芜地。

相逢红叶伴,犹问新枝嫩子。

形式:

丹凤吟.树园来郡城,旋复别去

断眼风花如梦,被水霜繁,循涯芳歇。

邮程十里,津鼓迤明催彻。

寒灯陋馆,伴人销凝,小碧舒梅,千红沉叶。

怕理莼丝宛转,罢酒归来,潮语还自呜咽。

最是经行旧处,望中音乐城戍接。

信有前期在,但愁心无奈,先付鶗鴂。

河桥低转,脉脉半规斜月。

念远伤离年事晚,怨孤鸿天末。

嗒焉隐几,竽籁空外阔。

形式:

芳草渡.夜坐,和美成韵

薄暮里。见瘦蝶敲窗,似寻欢侣。

正月摇花荡,屏山悄掩无雨。知为魂梦苦。

除东风能诉。奈坐久,又自清清,却向谁去。回顾。

玉人间阻。计日相思无限路。

想别后、依然未改,凌波旧庭户。

此时两地,问几许、恨端愁绪。

伴泪烛,绣凤翻帘自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