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表自西林还城中以诗二首为别(其一)

天上优游侍从臣,还乡昼锦坐生春。

不矜富贵知馀事,同访溪山有故人。

方外笑谈无畛域,雨馀泉石长精神。

西林路口嗟轻别,善护青云万里身。

形式: 七言律诗 词牌: 满江红 押[真]韵

翻译

天上的神仙般悠闲的侍从臣,回到故乡享受荣华如同春天降临。
他不以富贵自夸,知道还有更多值得做的事情,与老友一同探寻溪流山川。
在超脱世俗的交谈中没有界限,雨后山泉石头更显生机。
在西林路口感叹轻易的离别,希望你好好保重,飞升青云万里身。

注释

天上:比喻神仙或地位崇高的人。
优游:悠闲自在。
侍从臣:指地位较高的官员或随从。
昼锦:白天穿着华丽的衣服,比喻荣归故乡。
生春:如沐春风,充满生机。
矜:夸耀。
馀事:闲暇之事。
溪山:山水田园,自然景色。
故人:老朋友。
方外:超出世俗之外。
无畛域:没有界限,自由自在。
雨馀:雨后。
泉石:泉水和石头,常用来象征自然和宁静。
嗟:叹息。
轻别:轻易的分别。
善护:好好保护。
青云万里身:形容人的理想高远,像青云直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乡里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和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天上优游侍从臣,还乡昼锦坐生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顺利与喜悦,以及回归故乡时所感受到的春意盎然之景象。"不矜富贵知馀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他对于物质财富并不自豪,反而关注于人生中的更多深刻内涵。

"同访溪山有故人"表明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珍视,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方外笑谈无畛域"则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界限的交流与理解,人们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进行着愉悦而深入的交谈。

"雨馀泉石长精神"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精神状态的赞美。水流过后留下的余韵,以及清新的泉水与古老的岩石,都象征着一种持久不衰的生机。

最后两句"西林路口嗟轻别,善护青云万里身"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的表达。诗人在西林的路口感叹离别之轻盈,同时也祈愿能够保全自己纯净无暇的精神状态,即使身处遥远万里的旅途中。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间真挚情感的珍视。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精神和情感深刻的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呈竹元珍

一室萧然傍禁城,尘埃不到旅怀清。

水流红片知花落,雨浥苍苔见笋生。

感物己怜春寂寞,辞家忆是岁峥嵘。

知君亦有淹留叹,归梦西随杜宇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宋履中学士挽词二首(其二)

迹忝词场旧,官俱瀛府仙。

过从常永日,推予更忘年。

素业期三友,幽途隔九泉。

春明书史富,贵与弟兄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宋履中学士挽词二首(其一)

朝论方知子,哀哉疾不瘳。

歌闻湘浦些,魂返岱宗游。

文雅承三世,渊源见九流。

音容如可接,图像在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词牌: 木兰花慢 押[尤]韵

极目亭有作

浩荡江风动客襟,短亭清晚一登临。

乱霞藏日半天缬,渌水浸空千顷金。

壮志未成游学恨,素交将散别离心。

前山更有难寻景,试为閒来一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