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同舍集饮

万里阴寒泪欲流,暂时欢笑且忘忧。

已呼赤脚来烹雁,更遣苍头为割牛。

燕伎女来情不恶,鲁男子在话难投。

却怜半夜朝天去,霜瓦差差十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万里之外的寒冷让人泪流满面,暂且忘却忧虑享受欢乐。
已经召唤光着脚丫的人来烹煮大雁,又派仆人去宰割牛只。
燕地的女子前来,情感并不冷淡,鲁地的男子在此却难以沟通。
可怜她们半夜里朝着天空离去,踏上那霜冻的瓦片,经过十二层高楼。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阴寒:寒冷阴郁的气氛。
泪欲流:泪水几乎要流下来。
暂时:短时间的。
欢笑:快乐的笑声。
忘忧:忘记忧虑。
赤脚:光着脚。
烹雁:烹煮大雁。
苍头:仆人,指地位较低的人。
燕伎女:燕地的女子,可能指歌妓。
情不恶:情感并不冷漠。
鲁男子:鲁地的男子,可能指文化或语言不通的人。
难投:难以沟通。
怜:同情。
半夜:深夜。
朝天去:向着天空离去。
霜瓦:覆盖着霜的瓦片。
差差:形容瓦片参差不齐。
十二楼:形容高楼。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除夕之夜,人们聚在一起饮酒欢聚的场景。开头“万里阴寒泪欲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暂时欢笑且忘忧”则是希望在这个短暂的快乐时光中暂且放下烦恼。紧接着,“已呼赤脚来烹雁,更遣苍头为割牛”描绘了人们为了庆祝除夕,忙碌着准备美酒佳肴的情景。

“燕伎女来情不恶,鲁男子在话难投”则透露了一丝异乡人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怀念。最后,“却怜半夜朝天去,霜瓦差差十二楼”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要在寒冷中早起上班的人表示同情,同时也映射出除夕之夜人们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凌歊台

百尺凌歊事已非,古碑岩畔上苔衣。

禁园风暖草争发,废殿雨寒花乱飞。

海北天高鹏得运,江南春尽雁知归。

三千歌舞今何处,惟有姑溪绕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十)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凛凛鹡鸰孤。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形式: 古风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九)

愁来不可更禁当,望鬼门关断尽肠。

无处告诉只欲死,有时颠倒忽成狂。

三湘风雨失舟楫,万里路岐多雪霜。

遥忆武林社中友,下湖箫鼓醉红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八)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

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

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