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

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

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

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澹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

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

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峻峭山峰高耸入云,晴朗的雾气染遍近郊。
它的孤傲难以描绘,任何画笔都难以完全展现。
山顶是神仙聚会之地,半空中有仙鹤归巢。
云台在远方雾霭中若隐若现,山谷深处映照着斜阳余晖。
坠落的石头震动整个村庄,狂烈的雷声显露出庙宇的威严。
渭水之上寒气逼人,白楼的影子在远处显得微小。
云朵映衬着莲花飘落,泉水在露珠间跳跃。
险峻的石阶上挂着乳白色的水滴,上方砍柴的人稀少。
淡泊的生活带来真实的乐趣,无拘无束让人忘却世事纷扰。
野花照亮了山涧小路,春日苔藓使松树围栏显得湿滑。
远处的洞穴不时传来磬声,僧人们白天也常常关上庙门。
将来希望能洗净尘世的疲惫,与香火相伴度过余生。

注释

峭仞:峻峭的山峰。
晴岚:晴朗的雾气。
孤高:孤傲高洁。
图写:描绘在画中。
绝顶:山顶。
神仙会:神仙聚会。
云台:高处的平台。
斜晖:夕阳余晖。
坠石:坠落的石头。
庙威:庙宇的威严。
寒渭:渭水上的寒气。
白楼:白色楼宇。
莲花落:莲花飘落。
露掌:露珠跳跃。
危磴:危险的石阶。
上方:高处。
澹泊:淡泊宁静。
世机:世事纷扰。
野花:山野的花朵。
春藓:春天的苔藓。
昼掩扉:白天关门。
尘骨:尘世疲惫。
香火愿:与香火为伴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通过对山势、云气、植物、声音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山的轮廓,山势雄伟而又神秘。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表达了华山超凡脱俗,难以用语言或画作完全捕捉其风貌。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则是诗人对华山巅峰处神仙集会的想象,以及神鸟鸾鹤在半空中飞翔的描绘,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通过对云、树、石和雷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景观。

“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这些句子则是对山中的清凉气息、楼台的朦胧轮廓以及莲花与泉水的优美描绘。

“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澹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诗人通过对山中险峻之处、樵夫活动以及对自然的淡泊态度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嚣、享受自然宁静的心境。

“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这些句子继续展现山中野花的鲜艳、春天藓草的覆盖以及寺庙中的钟声和僧侣的日常生活。

最后,“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返华山净化尘世躯体的渴望,以及希望与自然、佛法永远相伴的愿景。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回銮

妖星沈雨露,和气满京关。

上将忠勋立,明君法驾还。

顺风调雅乐,夹道序群班。

香泛传宣里,尘清指顾间。

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

晓渭行朝肃,秋郊旷望闲。

庙灵安国步,日角动天颜。

浩浩升平曲,流歌彻百蛮。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因溪得名,溪吹荅松声。

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

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

带梵侵云响,和钟击石鸣。

澹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轻。

此景吟难尽,凭君画入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

枯桑河上村,寥落旧田园。

少小曾来此,悲凉不可言。

访邻多指冢,问路半移原。

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荠繁。

客帆悬极浦,渔网晒危轩。

苦涩诗盈箧,荒唐酒满尊。

高枝霜果在,幽渚暝禽喧。

远霭笼樵响,微烟起烧痕。

哀荣孤族分,感激外兄恩。

三宿忘归去,圭峰恰对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投时相十韵

何以保孤危,操修自不知。

众中常杜口,梦里亦吟诗。

失计辞山早,非才得仕迟。

薄冰安可履,暗室岂能欺。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残钟残漏晓,落叶落花时。

故旧寒门少,文章外族衰。

此生多轗轲,半世足漂离。

省署随清品,渔舟爽素期。

恋恩休未遂,双鬓渐成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