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花似海棠林檎但叶小异

东风擅红紫,颜色分重轻。

爱此柰子花,娇艳何盈盈。

未开足标致,紫绵灿垂缨。

开繁胭脂褪,徐娘老而贞。

俗称为海红,结实叶底赪。

来禽难为弟,海棠难为兄。

我评此三花,同出而异名。

一枝插铜壶,坐玩心目明。

安得剑南樵,素缣为写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东风独占了红紫的色彩,它们的浓淡各有不同。
我特别喜爱这种柰子花,它娇艳欲滴,美丽动人。
花朵还未开放时已显端庄,紫色的花蕊如丝线般垂下。
一旦盛开,如同胭脂褪去,虽年华渐逝,却依然坚贞。
在民间,人们称它为海红,果实藏于绿叶之下,色泽微红。
来禽和海棠难以与之相比,它在群花中地位独特。
我认为这三种花虽然同出于一源,但名字各不相同。
我将一枝插在铜壶中,静静欣赏,心灵澄明。
多么希望能有剑南的樵夫,用素色细绢描绘它的风姿。

注释

擅:独占。
红紫:红色和紫色。
盈盈:娇艳欲滴的样子。
紫绵:紫色的花蕊。
徐娘:比喻年长而风韵犹存的女子。
赪:浅红色。
来禽:古代对某种鸟的称呼。
海棠:另一种花卉。
评:评价。
铜壶:古器物,可插花。
心目明:心情愉快,头脑清晰。
剑南樵:剑南地区(今四川一带)的樵夫。
素缣:素色的细绢。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春日里柰子花的美丽景象。首句“东风擅红紫,颜色分重轻”写出了春风中花朵的鲜艳与层次感,红紫色调分为浓淡,不同程度地展现着花的丰富色彩。接着,“爱此柰子花,娇艳何盈盈”表达了诗人对这类花卉的喜爱,它们娇嫩美丽,无不充满生机。

“未开足标致,紫绵灿垂缨”则描写了尚未完全开放的花蕾,其细腻与纤维状的结构让人联想到精巧的丝线。随后,“开繁胭脂褪,徐娘老而贞”这句中“胭脂”指的是一种红色颜料,而“徐娘”则是形容女子年轻时的美丽,这里用来比喻花朵在盛放之后渐渐凋零,但依然保持着它的高贵与纯洁。

“俗称为海红,结实叶底赪”一句中,“海红”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而“叶底赪”则是说到这种植物结实时果实藏于叶下。紧接着,“来禽难为弟,海棠难为兄”表达了诗人对柰子花的独爱,它不愿意与其他花朵相比,似乎在强调它的特殊地位。

“我评此三花,同出而异名”这句中“三花”可能是指包括柰子花在内的几种不同的植物,而“异名”则表明它们虽有共同之处,但各自拥有独特的名称。最后,“一枝插铜壶,坐玩心目明”写出了诗人将花朵插入金属容器中静赏的情景,这个画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柰子花的独特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盆梅

有客送苔梅,来自马塍里。

斜枝巧盘折,的皪数十蕊。

意欲媚春风,宁免少屈己。

独怜铁石肠,竟作柔绕指。

他乡忽一见,少慰空谷喜。

何当解其缚,条直有妙理。

幸不入俗眼,入俗梅亦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相随曲

肠结锥可解,眉皱熨可伸。

独不禁子规,日日啼春心。

春风醉行客,门外芳草深。

芳草已无路,行行又何处。

东园花柳多,贱妾不复顾。

秋胡夫不夫,买臣妇不妇。

人心匪金石,悔不随郎去。

形式: 古风

秋日曲

秋风悲,梧桐知不知。

渴虹挟雨吸河汉,嘹嘹数雁天四垂。

雁急不成字,远向潇湘飞。

铜盘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归。

形式: 古风

秋雨

杜陵昔日歌秋风,卷去屋上茅三重。

村翁今夜叹秋雨,冲倒檐前墙数堵。

瓦倾栋挠直见天,寒侵素被不得眠。

相如家徒四壁立,我比相如尤可怜。

钱唐近报融风起,瓦砾尘埃半城市。

霜餐露宿人遑遑,衣食难谋况居止。

呼童向晓收篁芦,补篱织箔聊枝梧。

雨飘有限行且止,秋阳馀暖留桑榆。

呜呼居得一日且一日,丈夫安能事一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