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丘仲阏逢甲

沧海归来鬓欲残,此身商榷到蒲团。

哀弦怕听家山破,醇酒还愁来日难。

绕树乌寻谁屋好?衔雏燕喜旧巢安。

朝朝曳杖看山去,看到斜阳莫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寄怀丘仲阏逢甲》。黄遵宪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沧海归来鬓欲残,此身商榷到蒲团”,诗人以“沧海归来”象征历经世事沧桑,形容自己年华老去,两鬓斑白。在“商榷到蒲团”的描述中,透露出诗人对佛教禅宗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颔联“哀弦怕听家山破,醇酒还愁来日难”,通过“哀弦”和“家山破”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失去的哀伤。同时,“醇酒还愁来日难”则暗示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绕树乌寻谁屋好?衔雏燕喜旧巢安”,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乌鸦和燕子的行为赋予情感,表达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乌鸦寻找“谁屋好”,燕子“喜旧巢安”,都寄托了诗人对稳定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尾联“朝朝曳杖看山去,看到斜阳莫倚栏”,诗人每天早晨拄着拐杖去看山,直到夕阳西下也不愿靠在栏杆上休息。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黄遵宪以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感事又寄丘仲阏(其一)

万目眈眈大九州,神丛争博正探筹。

何堪白刃张拳党,更扰黄花落地秋。

石破真惊天压己,陆沈可有地埋尤?

前番尚得安身处,莫说寒芜赤嵌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感事又寄丘仲阏(其二)

三边烽火照甘泉,闻道津桥泣杜鹃。

帝释亦愁龙汉劫,天灾况值鼠妖年。

流离苦语传黄蘖,盗窃迷香幻白莲。

漫写哀辞金鹿痛,人间何事不颠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述闻(其一)

太阿倒授又移权,便到玄黄血战年。

狂喝枭卢天一笑,怒诃狗脚帝三拳。

垂虹上贯重轮日,泻海横分九点烟。

毕竟图王图作贼,无端殿下比雷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述闻(其二)

皇京一片变烟埃,二百年来第一回。

荆棘铜驼心上泪,觚棱金爵劫余灰。

螟蛉果蠃终谁抚,猿鹤沙虫总可哀。

只望木兰仍出狩。銮舆无恙贼中来。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