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

新安别无奇,只有千万山。

千山万山中,其奇乃出焉。

下者为砚石,与世生云烟。

高者无系累,飘然出神仙。

忽生朱晦庵,追千万世前。

示千万世后,如日月当天。

呜呼新安生若人,不知再生若人是何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新安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有无数的山峦。
在众多的山峦之中,它的奇特之处才显现出来。
低矮的山成为砚石,与世间的云雾共存。
而高峻的山则无牵无挂,仿佛神仙般自由自在。
忽然出现了朱晦庵,他的身影超越了千万年的时光。
他向千万世人展示,如同日月当空照耀。
哎,如果新安能再出这样的人物,那要等到何时呢?

注释

新安:地名, 指新安江流域。
奇:奇特, 特有的。
砚石:用来磨墨写字的石头。
云烟:比喻世事的变幻莫测。
系累:束缚, 牵累。
飘然:超脱, 自由自在。
朱晦庵:南宋理学家。
示:展示, 显示。
日月:太阳和月亮, 比喻永恒。
再生:再次出现, 重现。
何年:哪一年, 何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安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新安别无奇,只有千万山”开始,意在强调新安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连绵不绝的高山。在这千山万山中,“其奇乃出焉”,表明诗人对这些山峰的独特美景给予高度评价。

接着,“下者为砚石,与世生云烟”一句,描写了山中的岩石如同古时文人们用来磨墨的砚台,岁月流转中与世间的云烟共存,体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高者无系累,飘然出神仙”则是对山之高峻、超脱尘世的描绘,这些高峰如同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仿佛能让人通向神仙的境界。

诗人随后提及“忽生朱晦庵”,这里的朱晦庵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洞或寺庙,它突兀出现,宛如追溯千万世之前的景象。紧接着,“追千万世前,示千万世后”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景能够跨越时间的界限,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能让人们铭记。

最后一句“如日月当天”,将新安山之美比喻为与太阳和明月齐辉共照的壮观,强调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结尾处,“呜呼新安生若人,不知再生若人是何年”则流露出诗人的感慨,似乎在问自己或他人,能否再次遇见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美景,以及那将是哪个年代的事情。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蕴含着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城风雨近重阳

满城风雨近重阳,一舸烟波入醉乡。

心事已同鸥鸟白,眼界空有云山苍。

酒安能管兴亡事,菊亦颇复时世妆。

何似长歌明月里,月明天阔地更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暮春联句九首(其九)

贺公雅吴语,文靖咏唐风。

我自儒多误,心惭佛六通。

将焉用彼相,不肯为渠公。

明月夜满目,晴云晓荡胸。

马更骑东下,骝更入花中。

无虑殊难老,有头能自翁。

徜徉生计拙,潇散自谋忠。

白酒杯中满,红尘门外讧。

汉轮谩牧叟,鲁质不周丰。

自诡冰坚渡,如新火浣同。

青山青未了,绿水绿无穷。

形式: 排律

暮春联句九首(其八)

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

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

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

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

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

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

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

青嶂鹤仙返,白杨鸦夜讧。

庭前双桂树,堂上六经丰。

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

移忠聊士诺,独善未妨穷。

形式: 排律

暮春联句九首(其七)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

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

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

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

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

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

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

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

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

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

普能知道大,院不虑途穷。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