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五首(其五)

嗟哉寡谐合,苍发秃不齐。

觞至即饮嚼,犹恐逢诃诋。

众人以儒进,我不限吏资。

入官养交誉,惟恐不合时。

含笑作雅咏,遭骂亦诡随。

出入践华要,諈诿成其私。

积阶渐崇贵,剽猎章句辞。

鼓颊说古今,證据称云为。

斯世岂可诬,小夫甘自欺。

兴言发喟叹,饮者终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饮酒五首(其五)》描绘了饮酒者的复杂心态与社会现象。诗中通过“嗟哉寡谐合”开篇,感叹于人与人之间的难以和谐相处,形象地描绘出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无奈。接着,“苍发秃不齐”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

“觞至即饮嚼,犹恐逢诃诋”,写出了饮酒者在聚会中为了融入群体,不惜放低姿态,甚至有时会担心受到批评或贬低的心理状态。这种行为反映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追求和谐、避免冲突的心理需求。

“众人以儒进,我不限吏资。入官养交誉,惟恐不合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士为了达到目的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这里既有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也有对官场规则的适应,体现了个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和策略选择。

“含笑作雅咏,遭骂亦诡随。出入践华要,諈诿成其私”,描绘了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为了维护形象或达成某种目的,可能会做出看似高雅实则迎合他人意愿的行为,同时也可能在背后进行一些不为人知的算计。这反映了人性中既追求体面又不乏狡黠的一面。

“积阶渐崇贵,剽猎章句辞。鼓颊说古今,證据称云为”,描述了随着地位的提升,人们在言语表达上更加注重文采和证据,甚至可能夸大事实以彰显自己的学识和权威。这反映出社会中对于知识和地位的崇拜,以及人们在追求这些目标时可能采取的手段。

最后,“斯世岂可诬,小夫甘自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认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人们往往难以保持真实自我,甚至甘愿欺骗自己。而“兴言发喟叹,饮者终不知”则点明了饮酒者在享受欢聚的同时,可能并未真正理解或反思自身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策略、以及对知识、地位的追求与自我欺骗的现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留别沂州张君仲

扬舲下彭城,分帆上沂水。

与子作别离,眷言重徙倚。

曩在京华居,连室同井里。

出则马辔联,入则衣袂比。

今也各散去,相顾意未已。

我操田器归,子执州符仕。

慎勿轻此身,期以善自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观耕者有言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

尔去告尔长,我自安无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礼部合化堂前后栽小松

买松栽两阶,绿发已可梳。

恐是女元君,截须生地腴。

迟尔千尺长,下产黄琥珀。

服以安心神,飞身作仙客。

形式: 古风

寄六弟元德宰束鹿

我有六兄弟,我长汝最幼。

我长守田庐,汝幼侍亲右。

跋涉万里途,随牒越闽岫。

亲复当官清,昼坐寘宴豆。

教汝读诗书,夙夜猎文囿。

不幸亲弃予,万里汝扶柩。

汝兄元礼贤,斩服携汝走。

我自河淮南,迎丧匍匐救。

号哭天不应,崩裂屡颠踣。

归安桐乡阡,铭文手自镂。

买石砻古仪,树柏夹汉兽。

俯仰叹存没,今兹霜露又。

汝今出作县,我偶尚书簉。

戒汝忆亲教,公田代耕耨。

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诟。

更宜歌我诗,无视我老谬。

憔悴伤民恫,恚忿两莫斗。

县政书考功,同去听山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