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寝上府公

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

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

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

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

胡为乃自便,徐徐以于于。

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

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

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昼寝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象的和谐交融。首句“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点明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漫长的白天里静卧,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接着,“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描绘了一幅清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窗户的虚无更增添了这份宁静的意境。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两句,诗人通过追忆古代圣贤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心境,仿佛整个世界在他眼中都变得不再重要。

接下来,“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转而描述了现实中的景象,春天到来,田野开始耕种,万物复苏。然而,诗人并未被这忙碌的景象所影响,反而在“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的社会现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他选择以轻松的态度参与农事,享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

最后,“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可能是指诗人对于政务的看法,他或许认为,作为官员,应该效仿贤能之士,勤勉治理,同时也要留有余地,避免过度劳累。全诗在“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中达到高潮,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认为即使处理文书工作,也并未感到疲惫。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则是诗人对自身或他人的一种反思,他认为,尽管生活已经如此美好,但仍需不断学习,克服愚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既贴近生活又不失高远追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六月二十六日西阁昼寝

驰骛圣不足,治安愚有馀。

愿言从物役,即事实燕居。

清切掖垣峻,深沈云阁虚。

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

低头悟素餐,游日惭古初。

非吏复非隐,人言定何如。

平生山林尚,自与功名疏。

何为出不反,视此岁月徂。

秋风陨高林,蟋蟀鸣阶除。

行矣浮扁舟,季鹰不欺余。

形式: 古风

苦雨二首(其一)

洪河滔冀州,大陆日夜摧。

天时普阴沴,飞雨皆北来。

崩腾乱云雾,顷刻不暂开。

通衢为深渊,高堂生苍苔。

稼穑日以没,民生一何哀。

微禹既已矣,我其为鱼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苦雨二首(其二)

独坐空堂上,漏湿无与娱。

晨炊烟不然,败灶将生鱼。

被服蛙蠙衣,出入螺蚌居。

里闾杳相绝,滔滔水渐车。

安得双羽翰,超然谢泥涂。

形式: 古风

久雨三首(其一)

繁阴过五日,积雨迷九天。

衣冠亦泥涂,陵陆成深渊。

忘屦已乘橇,舍车始思船。

曰余蹈沧海,良知时适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