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
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中花开不败的喜爱与向往。"花林好住莫憔悴"一句,通过设问的形式强调了花林中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和无忧,无需担心任何事情。而"春至但知依旧春"则表明诗人对于春天不变的美好持有信念,每到春季都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这两句透露了一种对未来美好预期的乐观态度,诗人希望即使是在新的官员治理下,也愿意看到依旧有人珍爱这些花树,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自然之美的坚守与推崇。
这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通过对花林春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事变化、永恒不变的情怀,这也是诗歌给人带来的美好和安慰。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暂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