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官员在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处坐落于山间的简易居所,这里的茅舍只是最基本的住所,而那环绕其周的山泉,则似乎赋予了这片宁静空间以生命力的源泉。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向往清净生活的心境。
紧接着,“山色泉声莫惆怅”一句,通过对山色与泉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的平静。这里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只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与景象,它们共同编织成了一首生命赞歌。
最后,“三年官满却归来”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乡、回归自然的渴望。三年的官职生涯即将结束,诗人期待着能够摆脱繁忙的世俗羁绊,回到这片山水之间,继续他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居所和大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归乡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多倾向于将个人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以此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净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其平实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意境。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
身稳心安眠未起,西京朝士得知无。
百岁几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
愿将花赠天台女,留取刘郎到夜归。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