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秀才问疾

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

仲月陶嘉树,閒庭暧流滋。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

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

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

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

所愧乏明德,盈缩无常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张秀才问疾》。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闭门自守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健康珍贵的感慨。

首句“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以春日阳光驱散阴霾,冬日雪花带来生机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希望与重生。接着“仲月陶嘉树,闲庭暖流滋”描绘了仲春时节,庭院中树木繁茂,温暖的水流滋润万物的景象,暗喻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内心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写出了夜晚微风吹拂,清冷月光照亮远方帷幕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静思,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接下来“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通过残灯昏黄、钟鼓声的空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描述了诗人因疾病而闭门不出,仿佛置身于无数劳役之中,内心的痛苦与煎熬难以言表。最后“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珍惜。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则体现了诗人为了治病,不得不依赖药物代替日常饮食,以及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借哲人之口,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题离薋园(其一)

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

繁霜日夜零,悲风起中道。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

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

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题离薋园(其二)

兰生有幽性,零露峻其姿。

含芳在空谷,清风来御之。

孤根亦何伤,众草故难为。

萎绝同粪壤,中情君岂知。

愿言置怀袖,延伫及良时。

荃茅一以化,奈此菉与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

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

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

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

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

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虎跑寺泉

大士始结构,凿空偏此丘。

二虎自南岳,掉尾从师游。

神威攫地脉,佛力驱阳侯。

枯火迸石罅,松根解绸缪。

势宁决蹯去,挥锡怒不休。

至今喷岩壑,水犹咆哮流。

酌言生壮心,一啸风飕飕。

海眼在其下,潮汐故可求。

不然胡僧咒,争使波澜浮。

穿壁吐长涧,夹寺潴龙湫。

疑作故山雨,片云驻岣嵝。

归应出东林,无为惠远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