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澈所作的《饮中示子贤诸友七绝颇愧狂斐》组诗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与自我认知的谦逊态度。
首句“功名端拟位三槐”,诗人以“三槐”象征高官显位,表明自己对功名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三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棵神树,常被用来比喻高官显贵之位。
次句“发策惭无八斗才”,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才华上有所欠缺,无法通过策问(即考试)获得高位。这里借用“八斗才”的典故,形容才学丰富,而诗人则以之自嘲,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
第三句“寂寞云斋且稽古”,在功名未得之时,诗人选择退守于“云斋”(可能是指隐居之所),专心研究古籍,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一句体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冷静与坚持,以及对学问的热爱。
最后一句“披香指日扫松煤”,“披香”可能是指披阅书籍,而“扫松煤”则是指整理书桌或写作。这句话意味着诗人期待着未来能够像阳光照耀大地一样,将自己的思想和才华展现出来,如同扫除松煤一般,清除障碍,展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这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欧阳澈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忘自我反省和提升,即使在暂时的挫败面前,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