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拓东风不藉春,吹开吹谢两何因。
当时曾见笑筵主,今日自为行路尘。
颜色却还天上女,馨香留与世间人。
明年寒食重相见,零泪无端又满巾。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落花的景象和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哀伤。诗人通过东风吹落花瓣,表达了对逝去时光无能为力的感慨。在第一句“落拓东风不藉春”中,“落拓”形容花瓣纷飞的景象,"不藉春"则意味着春天本该是繁华盛丽的季节,但现在却只是花瓣随风飘散。
接着的“吹开吹谢两何因”表达了诗人对落花无动于衷的情感,也反映出一种宿命论,即万物皆有其不可抗拒的命运,包括春天的美好也难以长久。
第三句“当时曾见笑筵主,今日自为行路尘”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过往欢乐场景的回忆,以及现在孤独行走在尘世间的凄凉现实。"笑筵主"指的是过去聚会中快乐的主人或举办者,而"行路尘"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落寞。
“颜色却还天上女,馨香留与世间人”这两句通过比喻,将花瓣的颜色比作天上的仙女,把它们的馨香留给凡间的人。这里不仅赞美了花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持久的感慨。
最后,“明年寒食重相见,零泪无端又满巾”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遇时的哀伤预期。"寒食"指的是清明节前后的一种习俗,即寒食节,那时候天气尚冷,而"零泪无端又满巾"则表达了诗人即便没有具体的悲伤,但眼泪却不自主地流下,充盈在袖中。
整首诗通过落花这一自然现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常的哀愁。
不详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沉沉。
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
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
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回。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春装宝阙重重树,日照仙州万万楼。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此中无限英雄鬼,应对江山各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