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草衣岩

锄头当枕草为毡,曾与高人说任缘。

岂料大嫌沽世价,未应虚费买山钱。

闲编木叶轻于纸,细葺芦花软胜绵。

石室至今增壮观,可知千载得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平和的主题。首句“锄头当枕草为毡”生动地展现了隐士以自然之物为生活所需,体现了其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曾与高人说任缘”一句,暗示了这位隐士与智者有过深入的交流,分享了对人生、命运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

“岂料大嫌沽世价,未应虚费买山钱”两句,表达了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指出那些追求名利、地位的行为实则可笑且徒劳,不如在自然中寻找真正的价值和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世界过度追求的反思。

“闲编木叶轻于纸,细葺芦花软胜绵”描绘了隐士利用自然材料创造舒适生活的场景,既体现了其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也暗示了其生活方式的简朴而富有诗意。

最后,“石室至今增壮观,可知千载得人传”总结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对后世的影响,表明其生活哲学和人格魅力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被世人所铭记和传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与僧游石头庵

我携骨面潜溪子,来访西山鈯斧庵。

梦蝶人惊犹栩栩,藏鸦柳暗已毵毵。

峰连小阁宜春望,水绕重城隔夜谈。

欲唤扁舟寻熟路,与君支策上千岩。

形式: 七言律诗

题还轩

老去情枯道自肥,大刀破镜露全机。

山边湖水无行路,枝上春禽亦倦飞。

半夜舟移空壑在,故乡家是昔人非。

炷香阅遍楞严义,坐看烟消一缕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晓上人归西湖白阁所居

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法轮齐禅师开轩于薝卜丛名曰薝卜二首(其一)

人世百年蝴蝶梦,纷纷栩栩逐春繁。

观根戏扫旃檀座,随意为开薝卜园。

君每据梧深有味,我来欲问自忘言。

丛林何必犹迷照,香在枝头不在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