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

雨余湖色静,杂树晓氲氲。

空水遥难辨,山花近渐分。

叶齐增岸影,鱼聚矗波纹。

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嗣经的《晓望》描绘了一幅雨后湖景图。首句“雨余湖色静”展现了雨后的湖面宁静而清新,仿佛洗涤了一切尘嚣。次句“杂树晓氲氲”则描绘了晨雾中树木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空水遥难辨”写出了湖面与天际相接,水汽弥漫,远处的景象难以分辨,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接下来,“山花近渐分”则转而描绘近处的细节,山上的花朵在晨光中逐渐清晰可见。

“叶齐增岸影”描绘了树叶密集,使得湖岸的阴影更加深邃,显示出生命力的盎然。而“鱼聚矗波纹”则通过鱼群聚集在水面上,勾勒出湖水波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描绘了太阳升起,阳光穿透树林,驱散了夜晚的余晖,湖面上的云彩被映照得明亮,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晨湖畔的自然景色,动静结合,远近有致,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15)

王嗣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荩卿杏花村移家因纳姬

不离井闬近移家,草径茅堂带郭斜。

岂为秘书增斗帐,转因载牍问香车。

新人路半邀桃叶,邻舍篱根问杏花。

何事多情旧时燕,随君将子过檐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吟八章(其一)悲夕虫

悲夕虫,夕虫恋残暑。露下为谁啼,风前还自语。

寓篱兮旅井,依蒲兮蒙楚。

隙文石之雕墙,缭枳丛之土宇。

岁如何其岁向阴,彼候虫兮俟秋吟。

展衣裳兮如雪,鼓喙翼兮如琴。

杂觱篥兮关塞远,催砧杵兮闺闼深。

念启蛰兮昨日,炎易凉兮电疾。

感蜉蝣之朝夕,譬在条之日及。

将自鸣兮及时,愿倾竭夫小知。

乐振羽之豳什,漏局促于唐诗。

方委蜕以顺变,宁鼓簧以媚俗;

顾卵翼之溢恩,宰何心而亭毒。

东序兮南荣,萧萧兮夜声。

寒阶兮雨作,枯树兮霜鸣。

繄无衣之游子,闻络纬以何情!

形式: 古风

秋吟八章(其二)悲寒荄

王孙行未归,春草秋更绿。

鹈渼忽以鸣,衰朽一何速。

柯叶向凋残,华滋谢芬馥。

物去新而就故,每伤心于触目。

临高台之凤凰,望绝塞之鸡鹿。

此苕华之云暮,况兜铃与苜蓿。

去日远兮忧思烦,抚蕙草兮不敢言。

春朝负彼阳春色,秋夜禁兹秋露繁。

被女萝兮带茹走匋,肴兰芷兮蒸文无。

余慕子兮甘如荠,荃何谓兮集于枯。

集枯兮去滋,辞荣兮若遗。

顺生杀以成岁,得大易之随时。

随时兮狼籍美,如英兮憯无色。

想衣带之余芬,恋綦组之旧迹。

虽根荄之日陈,宁无意乎弱植;

谅芳心之不死,庶春风而还碧。

形式: 古风

凉月

秋光盈盈秋气肃,河汉无声凉万斛。

何来天镜澹明玉,不照华堂照空谷。

空谷佳人颦翠眉,宝奁斜掩罘罳垂。

当轩畏见光如练,窥户愁看景似规。

似规如练总堪怜,辜负铅华送少年。

几曾燕笑真花下,几曾信誓不星前。

花娇兮易落,星繁兮易沉。

桂树疑初谢,蟾蜍怨复侵。

但见齐纨任捐弃,那将半照宛相寻。已焉哉!

彼明月兮,谁照余之素心。

心不忘君君不知,清辉转映转难持。

俄随凉吹穿帷入,乍逐纤阿挂树飞。

耀瑶台之环佩,烂绮席之履綦。

杳咫尺之如晦,胡千里之可期。

桂香浥露,鹊飞绕枝。徘徊此夕,数问何其。

掇余光而自照,望旷宇而升迟。

迟亦不常圆,疾亦不常缺。

但悲对凉秋,为辉倍明洁。

月缺不复圆,乃敢与君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