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吟八章(其一)悲夕虫

悲夕虫,夕虫恋残暑。露下为谁啼,风前还自语。

寓篱兮旅井,依蒲兮蒙楚。

隙文石之雕墙,缭枳丛之土宇。

岁如何其岁向阴,彼候虫兮俟秋吟。

展衣裳兮如雪,鼓喙翼兮如琴。

杂觱篥兮关塞远,催砧杵兮闺闼深。

念启蛰兮昨日,炎易凉兮电疾。

感蜉蝣之朝夕,譬在条之日及。

将自鸣兮及时,愿倾竭夫小知。

乐振羽之豳什,漏局促于唐诗。

方委蜕以顺变,宁鼓簧以媚俗;

顾卵翼之溢恩,宰何心而亭毒。

东序兮南荣,萧萧兮夜声。

寒阶兮雨作,枯树兮霜鸣。

繄无衣之游子,闻络纬以何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嗣经的《秋吟八章(其一)悲夕虫》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凄凉景象和昆虫的哀鸣。诗中通过“悲夕虫”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夕虫恋着残留的夏日余温,它们在露水中低泣,在风前自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虫儿栖息在篱笆或旅舍的井旁,如同身处雕墙土宇般孤独,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艰辛。

诗人感叹岁月匆匆,随着阴气渐重,候虫等待着秋的到来,它们的鸣叫如同洁白的衣裳和琴弦,增添了秋夜的寂寥。虫声与边塞的觱篥声交织,砧杵声从闺门深处传来,唤起人们对冬眠的回忆,感叹时光如电般迅速消逝。

诗中借喻自己如蜉蝣般短暂的生命,希望能及时发声,倾尽微薄之力。然而,面对世事变迁,诗人选择顺应而非迎合,不愿像某些人那样谄媚世俗。他忧虑的是那些无衣无靠的游子,听到络纬(纺织娘)的叫声会引发怎样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秋夜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

王嗣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吟八章(其二)悲寒荄

王孙行未归,春草秋更绿。

鹈渼忽以鸣,衰朽一何速。

柯叶向凋残,华滋谢芬馥。

物去新而就故,每伤心于触目。

临高台之凤凰,望绝塞之鸡鹿。

此苕华之云暮,况兜铃与苜蓿。

去日远兮忧思烦,抚蕙草兮不敢言。

春朝负彼阳春色,秋夜禁兹秋露繁。

被女萝兮带茹走匋,肴兰芷兮蒸文无。

余慕子兮甘如荠,荃何谓兮集于枯。

集枯兮去滋,辞荣兮若遗。

顺生杀以成岁,得大易之随时。

随时兮狼籍美,如英兮憯无色。

想衣带之余芬,恋綦组之旧迹。

虽根荄之日陈,宁无意乎弱植;

谅芳心之不死,庶春风而还碧。

形式: 古风

凉月

秋光盈盈秋气肃,河汉无声凉万斛。

何来天镜澹明玉,不照华堂照空谷。

空谷佳人颦翠眉,宝奁斜掩罘罳垂。

当轩畏见光如练,窥户愁看景似规。

似规如练总堪怜,辜负铅华送少年。

几曾燕笑真花下,几曾信誓不星前。

花娇兮易落,星繁兮易沉。

桂树疑初谢,蟾蜍怨复侵。

但见齐纨任捐弃,那将半照宛相寻。已焉哉!

彼明月兮,谁照余之素心。

心不忘君君不知,清辉转映转难持。

俄随凉吹穿帷入,乍逐纤阿挂树飞。

耀瑶台之环佩,烂绮席之履綦。

杳咫尺之如晦,胡千里之可期。

桂香浥露,鹊飞绕枝。徘徊此夕,数问何其。

掇余光而自照,望旷宇而升迟。

迟亦不常圆,疾亦不常缺。

但悲对凉秋,为辉倍明洁。

月缺不复圆,乃敢与君绝。

形式: 古风

夕虫

君不闻兮候虫,彼何忧兮忡忡。

俟秋吟兮独切,如有悲兮回风。

栖倚雕阑之宇,潜跃文础之宫。

时游井干,独翳蒙茸。

振商歌兮出金石,奏凄响兮韵琴箜。

尔其鼓翼振振,衣裳楚楚。殷殷善悲,唧唧交语。

或泣翠于瑶阶,或啼红于绮户。

謇啁哳之不休,似哀乐之无主。

饱清露兮焉求,溯凄风兮自诩。

以若哀啼申旦,收响白日。揽衾曳杖,参横斗昃。

已焉哉!彼蟋蟀兮,如助余之叹息。

叹复叹兮哀尽写,虫乎聒听终未舍。

朱明倏换素节至,疾鸣不休胡为者!

今何依兮床下,昔何旷兮在野。

草头方看露珠湛,木末瞥见霜花洒。

对兹虫兮泪沾臆,流光荏苒真煎逼。

深闺砧杵塞上笳,未若虫声倍凄恻。

欲寄长相思,但愿加餐食。

吾犹铅椠误青鬓,君莫风尘怨颜色。

形式: 古风

寒荄

出其东门,遥望平原。离离衰草,漠漠黄昏。

岂必离别,始为销魂。

望王孙兮不归,思公子兮无言。

悲何来兮沉郁,心偶触兮烦冤。

乃有轻雾为之弄晴,薄烟于焉笼月。

雨微集而酿寒,露凝霜而欲结。

终陨落其销尽,暂抽萌而芽茁。

色黯淡其非荣,□□□□□□。

离鸊绿而先摧,佩荃荪而并折。

望遥天兮碧浅,临江皋兮绿芜。

舜华纵落,根荄半苏。已焉哉!

彼百草兮,宜似余之集枯。旋掩三径,卒我捋荼。

忾岁序之奄忽,还高卧而遂初。

徐于起视,带经可锄。

理兰畹兮植蕙亩,芼杜若兮羹文芜。

采众美之陆离,表雅志之洁素。

羌金石之不迁,矧芳馨之犹故。

甫结恨于迩室,敢背指于中路。

君弃余兮若遗,余怨君兮如慕。

待还碧于东皇,矢同心于岁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