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

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

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

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听说江南有位名叫庾子山的人物,他选择在山水之间居住,喜欢那里的清幽景色。
自古以来,得失何必多问,世间的兴衰荣辱都看淡了。
高高的城楼如同浮云般空幻,人们只是短暂留恋;夕阳西下,飞鸟也知道归巢。
我贫穷不如那三位贤人,年老体衰,面对官场进退感到惭愧。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地。
孱颜:清幽的景色。
得丧:得失。
荣枯:兴衰荣辱。
高阙:高高的城楼。
徒有恋:只是短暂留恋。
朝绅:官员。
进退间:官场进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通过对江南庾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首句“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以庾子山为背景,赞美了山居生活的恬静与自然之美,诗人羡慕其选择清幽之地居住。

接下来的“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两句,体现了诗人超脱的心态,认为人生得失、世间荣辱皆是过眼云烟,无需过于挂怀。他以浮云和归巢的飞鸟为喻,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

最后两句“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谦和感慨,他自认贫穷无法像那些君子一样超脱,对于仕途进退感到惭愧。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梅尧臣的淡泊名利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

移病新秋厌直庐,自将僮仆治前除。

已栽楚客江边草,不学严陵濑上鱼。

红穗拂栏何茜粲,绿丛无水亦萧疏。

从今有月君须饮,况与朋亲共舍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依韵和宋中道观八月二十八日车驾朝谒景灵宫

都人夹望禁槐傍,阊阖初开旭日光。

彫玉翠鞍牵騕袅,盘龙朱辇烂文章。

焚香閟殿开严帐,汲水寒沟洒广庄。

一见天颜万人喜,却回宫禁乐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宋次道学士紫宸早谒

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

冠剑有容夔与禼,文章全盛马兼班。

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齧环。

却出常衙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依韵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喜还朝

白首谬陪兄弟间,阿连初喜客儿还。

池塘梦句君能得,咳唾成珠我未闲。

陋巷闭门谁扣扣,茂林飞鸟自班班。

归来又接同袍会,月下朱闳不用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