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吊买谊宅

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

楚庙欲呼天再问,湘流空吊水无情。

儒生首出通时务,年少群惊压老成。

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长沙吊买谊宅》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对长沙的景物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破灭的感慨。

首句“寒林日薄井波平”,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景象,寒风中的树林显得萧瑟,夕阳低垂,井边的水面平静如镜,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人去犹闻太息声”一句,通过听觉细节,将读者带入一种深沉的思考之中,仿佛能听到离去之人留下的叹息,引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楚庙欲呼天再问,湘流空吊水无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楚庙前呼唤上天,再次询问历史的公正,而在湘江边,面对流水,只能感叹水之无情,暗喻对现实不公的无奈与悲哀。

“儒生首出通时务,年少群惊压老成。”这一联赞美了当时一位杰出的儒生,他洞察时局,才华横溢,让同辈为之惊叹,甚至超越了老一辈的智者。这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赞扬,也隐含着对时代变革中新人崛起的肯定。

最后,“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诗人感慨,即便是在遥远的过去,为君主付出的人们仍会留下泪水,更何况在这样的时代,涌现出了如此卓越的奇才。这句话既是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是对当代人才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才成长环境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才成长环境的深切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书愤(其一)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

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

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愤(其二)

岂欲亲豺虎,联交约近攻。

如何盟白马,无故卖卢龙?

一着棋全败,连环结不穷。

四邻墙有耳,言早泄诸戎。

形式: 五言律诗

书愤(其三)

扰扰无穷事,吁嗟景教行。

乍闻袄庙火,已见德车旌。

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

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书愤(其四)

古有羁縻地,今称隃领州。

竟闻秦失鹿,转使鲁无鸠。

地动山移恐,天悬日坠尤。

君看黑奴国,到此属何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