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文博之云南省觐

此去行歌《陟岵》诗,短长亭外柳如丝。

雨过山驿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

花下迎亲依晓署,尊前忆弟梦春池。

可能裁得相思锦,六六红鳞寄莫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叔琳为送别友人孙文博前往云南省省亲而作,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亲友的思念。首句“此去行歌《陟岵》诗”借用《诗经·魏风·陟岵》的意象,表达出孙文博远行的艰辛与诗人对他的牵挂。接下来的“短长亭外柳如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以柳丝象征离愁,绵长不断。

“雨过山驿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写出了旅途中的风雨变幻,以及孙文博在路途中的孤独感受。鸡鸣竹韵与江风中悬挂的猿啼,都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

“花下迎亲依晓署,尊前忆弟梦春池”则转而回忆孙文博家中温馨的团聚画面,以及诗人自己在酒杯前对弟弟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可能裁得相思锦,六六红鳞寄莫迟”以“相思锦”比喻对孙文博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尽快收到这封满载思念的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殷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行程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2)

黄叔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途中夏旱

马倦嘶长道,摇鞭入紫霞。

远天疏断树,落日尽荒沙。

野鸟翻林影,村童掘草芽。

何当风雨至,旅夜说农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贻内

雨过山城晓,园花次第开。

遥知明月夜,犹自倚妆台。

客鲤催乡梦,新衣照旧裁。

高堂如献寿,为我著斑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粟

麦黄雨洗白,晴乾面黑苦。

斗不满十钱,价轻贱如土。

里长下乡来,狰狞过猛虎。

茅屋居中坐,探怀出催簿。

指簿呼姓名,不啻奴与虏。

小心奉殷勤,酒食犹带怒。

谓自入公门,多年识规矩。

非由上官差,谁敢问花户。

昨日蒙钧帖,上插飞毛羽。

严行提经承,郡县难作主。

急索春夏粮,期限不过五。

东南西北乡,奔波酸两股。

片刻何有停,四处相讨取。

离家连今朝,明归恰当午。

闻言耽时光,迟挨亦何补。

耕地须输租,向谁诉贫窭。

圈有子母牛,大小听客估。

月上深醉行,咆哮动村坞。

去去莫重来,家家欲悬釜。

闻君旋井闬,只恐遭其侮。

情知不可留,聊赠粟一庾。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海波

怪天不合生水多,藏匿蛟龙挟风波。

寻常聚族如鸡伏,造次凌空变妖魔。

震雷掣电日月昏,倒海移山禽兽尊。

得时雨鳖戏高岸,失地松楸泣断魂。

凤毛五色差堪举,骥蹄千里何由奔。

神尧当之亦儆予,肯使匪类长儿孙。

吁嗟蠢动自取灭,诛尽杀完觉转拙。

明珠珊瑚莫浪求,渊底卧熟泥蟠穴。

密网钜钩乍浮沈,大小骨肉惊吐舌。

一自搜索往来频,吞声涕泪几斗血。

藏身百虑目长盱,无聊走险成下愚。

扬鬐鼓鬣挥利爪,兴云作雾奋微躯。

岂能敢与天为仇,不过苟延活斯须。

崇有山,卑有泉,各得其所应帖然,置膏烈火空熬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