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仙吕.傍妆台.自叙

客愁新,一帘秋影月黄昏。

几回梦断三江月,愁杀五湖春。

霜前白雁樽前泪,醉里青山梦里人。

英雄恨,泪满巾,响丁东玉漏声频。

两眉颦,满腔心事向谁论?

可怜天地无家客,湖海未归魂。三千宝剑埋何处?

万里楼船更几人!

英雄恨,泪满巾,何处三户可亡秦!

极目秋云,老去秋风剩此身。

添愁闷,闷杀我楼台如水镜如尘。

为伊人,几番抛死心头愤,勉强偷生旧日恩。

水鳞鳞,雁飞欲寄衡阳信。素书无准,素书无准。

我本是西笑狂人。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

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

帐前旗,腰后印。桃花马,衣柳叶,惊穿胡阵。

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盼杀我当日风云,盼杀我故国人民。

盼杀我西笑狂夫,盼杀我东海孤臣。

月轮空,风力紧。夜如年,花似雨,英雄双鬓。

黄花无分,丹萸几人。忆当年,吴钩月下,万里风尘。

可怜寂寞穷途恨,憔悴江湖九逝魂,一饭千金敢报恩。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南仙吕·傍妆台·自叙》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感。诗中以“客愁”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忧愁,通过“一帘秋影月黄昏”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几回梦断三江月,愁杀五湖春”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霜前白雁樽前泪,醉里青山梦里人”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酒宴上的欢愉场景,另一方面则揭示了内心的痛苦与孤独。接着,“英雄恨,泪满巾,响丁东玉漏声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悲剧相结合,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两眉颦,满腔心事向谁论?”一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无人理解的孤独。随后,“可怜天地无家客,湖海未归魂”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还提到了“三千宝剑埋何处?万里楼船更几人!”这一问句,不仅反映了对战争残酷的反思,也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英雄恨,泪满巾,何处三户可亡秦!”一句,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人生、对自我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6)

夏完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字:存古
  • 号:小隐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 生卒年:1631~1647

相关古诗词

南仙吕.甘州歌.感怀

兴亡成败,叹英雄黄土,侠骨荒丘。

千秋万岁,无限为龙为狗。

君不见六朝烟草余芳乐,几片降旗上石头。

青天外,白鹭洲,暮鸦残照水悠悠。

斜阳里,结绮楼,湘帘半挂月如钩。

新寒入敝裘,想霜鞯骏马,飘零难偶。

江花江草,秋来剪出离愁。

想着我弓开杨叶胡云冷,剑拂莲花汉月秋。

愁三月,梦九州,归期数尽大刀头。

人千里,泪两眸,西风雁字倩谁收。

吞声哭未休,怅荒烟古渡,衰蒲残柳。

清霄无寐,漫将往事追求。

珊鞭风软金条脱,宝剑霜生锦臂鞲。

飙威驶,露影流,隔墙人唱小伊州。

杯中物,鬓上秋,梦回酒醒月空楼。

南冠客楚囚,望云山万里,那禁回首!

丁丁晓箭,难为心坎眉头。

几番的空帘剪雨三更梦,我待要望海乘风万里游。

雨空逝,水自流,寒江积雾放孤舟。

空中影,浪上沤,玉关何处觅封侯!

我那人呵影何方?书在金陵,客梦西楼。

一样西风两地愁。

形式:

介轩

羲农去巳远,淳风散浇漓。

世人竞柔媚,强笑甘嚅唲。

和光溷流俗,古道谁复趋。

有美老彭裔,侃侃坚自持。

毅然介如石,安能事脂韦。

如彼周行道,坦坦无他岐。

灵台既澄澈,四体常舒怡。

嗤彼侧媚者,扰扰徒何为。

形式: 古风

菁源耕乐

桑林春雨霁,布谷交飞鸣。

晓起事东作,举趾原上耕。

芃芃禾黍秀,倏见秋已成。

我场谁既筑,我仓亦既盈。

租税且输毕,浊酒聊自倾。

优游天壤内,酣歌乐太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训导曾谨之泗州

淮海西南是泗州,清时振铎喜君游。

传经有客师刘向,抗疏无人荐马周。

驿路霜寒枫叶晚,泮宫风冷桂花秋。

少年莫叹儒冠误,进学宜从分内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