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集古(其四)

爽气朝来万里清,水天一色玉空明。

山从翡翠帘前看,人踏金鳌背上行。

塔影晴摇坤轴动,潮声先自海门生。

妙高台上登临处,银汉遥应接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首句“爽气朝来万里清,水天一色玉空明”开篇即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晨起时分,清爽的空气弥漫在广阔的天地间,水与天融为一体,如同玉石般明亮清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纯净的画面。

接着,“山从翡翠帘前看,人踏金鳌背上行”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山比作翠绿的翡翠帘幕,人仿佛在金色巨鳌的背上行走,既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壮观,也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存的关系。

“塔影晴摇坤轴动,潮声先自海门生”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塔影在晴朗的天空下轻轻摇曳,似乎触动了大地的轴心,而海潮的声音在远方的海门处率先响起,预示着波涛汹涌的景象即将来临,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最后,“妙高台上登临处,银汉遥应接凤城”将视角提升至更高的妙高台,此处不仅可俯瞰壮丽的山河,还能遥望到与银河相接的都市,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74)

郭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厓门二十首(其一)

帝子远辞丹凤阙,熊罴十万建行台。

鼎湖烟散暮天碧,黄竹歌声动地哀。

春色已随流水去,绮罗留作野花开。

厓山咫尺断千古,风雨年年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厓门二十首(其二)

翟羽鸾绡事已空,碧云沧海思无穷。

石麟埋没藏秋草,黄屋惊尘捲朔风。

箫鼓尚陈今世庙,野花无复赵王宫。

须知此恨消难得,惟有青山似洛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厓门二十首(其三)

黄尘轻拂建章台,青雀西飞去不回。

废殿有基离黍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花间旧恨啼红拂,岩畔古碑空绿苔。

日暮江南一回首,子山新赋极悲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厓门二十首(其四)

帝子潇湘去不还,仙舟何处水潺潺。

清江碧石伤心丽,碑蚀苔痕满目斑。

飞鸟不知陵谷变,桐花落尽管弦閒。

须知驾鹤乘云外,涧草岩芝岂复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