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与殷晋安别韵送陈顺之赴官

子往治畿邑,趣装亦良勤。

惠然来过我,话别更情亲。

顾我老且病,已与死为邻。

独思陪胜侣,倍觉惜清晨。

忍唱阳关彻,与子从此分。

愿子且少驻,醉我瓮头春。

子虽未宦达,意气已凌云。

今去天尺五,腾上岂无因。

要无求速化,切莫虑长贫。

抱才能自重,何患不如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去治理那京城附近的地方,准备行装也十分勤劳。
你愉快地来看望我,告别的话语更是深情。
考虑到我又老又病,已经接近生命的终点。
独自思考能和你这样的胜友相伴,更加珍惜这清晨时光。
我忍心唱完那悲伤的《阳关三叠》,因为这是与你的分别时刻。
希望你能稍作停留,让我用酒坛里的美酒款待你。
你虽然还未官运亨通,但志向和气概已直冲云霄。
如今你离天宫只有咫尺之遥,腾达的机会难道没有吗?
不要急于求成,不必担心长久贫穷。
怀抱才能自重,何必忧虑比不上他人。

注释

畿邑:京城附近的地区。
趣装:准备行装。
惠然:愉快的样子。
情亲:深情厚谊。
死为邻:接近死亡。
胜侣:优秀的伴侣。
阳关:古代送别歌曲《阳关三叠》。
少驻:稍作停留。
瓮头春:酒坛里的美酒。
宦达:官运亨通。
天尺五:形容距离很近。
腾上:升迁。
求速化:急于求成。
虑长贫:担心长久贫穷。
抱才能:怀抱才能。
不如人:比不上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写于他与友人陶与殷晋安分别时的情景。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惆怅,同时也充满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子往治畿邑,趣装亦良勤。惠然来过我,话别更情亲。" 这几句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赴任的关心和不舍,"畿邑"指的是京城附近的地方,"趣装"则是准备出发的意思。作者通过这些字眼描绘出了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情景,并且在告别时,两人之间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

"顾我老且病,已与死为邻。独思陪胜侣,倍觉惜清晨。" 这几句则流露出作者自身的感慨,他因为年迈多病,而感到自己与死亡已经相邻。这也让他更加珍惜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对于清晨的时光充满了留恋。

"忍唱阳关彻,與子从此分。愿子且少驻,醉我瓮头春。" 这里作者提到了《阳关三叠》,这是古代送别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而"愿子且少驻,醉我瓮头春"则是希望朋友能够在此稍留,让自己在美好的春天里沉浸于酒意中,暂时忘却离别之苦。

"子虽未宦达,意气已凌云。今去天尺五,腾上岂无因。要无求速化,切莫虑长贫。抱才能自重,何患不如人。" 最后几句是对朋友的鼓励和期许。尽管朋友目前还未能在仕途中达到显赫的地位,但他的志气已经高远如云。作者相信朋友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不久将会腾达,并且告诫他不要急于求成,也不必担心长久贫穷,因为有才能的人总能自重,何须忧虑不能与人相比。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朋友未来美好祝愿的豪迈气概。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天地气将肃,秋冬候欲交。

眷兹万木落,感我双鬓彫。

悠然清兴动,与客共登高。

有岩号景星,万仞连云霄。

一览快心目,宁辞杖履劳。

但恨无酒量,一举如沃焦。

仍恨无坐客,可继五柳陶。

且拚风帽落,聊醉菊花朝。

形式: 古风

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

渊明事南亩,躬自穫岩隈。

虽复竭吾力,却得舒我怀。

所收既不薄,卒岁事可谐。

邻家相慰劳,竞持酒与鸡。

留连相酬酢,入夜未能回。

回思往岁歉,举目俱堪哀。

忧心今幸释,笑口何妨开。

须倾瓦盆尽,须放玉山颓。

已是从吾好,宁忧与世乖。

任他田父哂,未足为高栖。

形式: 古风

和陶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韵寄朱元晦

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邻。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

形式: 古风

和陶形赠影

吁嗟汝依我,自有此身时。

跬步不相舍,皆随我所之。

使汝动必正,端本皆在兹。

念我已衰老,自知死有期。

行且与汝别,此心宁不思。

但我不畏死,亦耻涕涟洏。

且把一樽酒,话别汝莫疑。

渊明甫中寿,已作挽歌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