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刘辰翁的《虞美人·其二》,创作于宋末元初。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留恋。
"天香国色辞脂粉。肯爱红衫嫩。"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绝世容颜,她的肌肤如同天上的香气,国色所在,已经不需要脂粉来装饰,而是直接用红色的衣衫来形容她的柔和。
"翛然自取玉为衣。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 这两句则将女子比作神仙,她的衣着如同玉石制成,仿佛是用银河之水织就,这不仅强调了她的非凡美丽,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寒欺薄薄春无力。月浸霓裳湿。" 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萧瑟的春日景象,春天的气息已经变得微弱,而女子的衣衫在月光下显得湿润,这里传达了一个季节的凋零和美好的东西即将逝去的感慨。
"一窠香雪世间稀。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女子如同世间罕见的香雪,但这样的美丽却不能持续到寒冷的季节,让人感到可惜。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的描写和对春天气息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