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其五)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从前在洛阳的时候,亲朋好友常常来往
在东郊道路上送别客人,然后一起去南山游玩过夜
战争的烟尘弥漫,阻碍了黄河的畅通,我们在成皋驻足
回想起那些载酒畅饮的地方,难道没有一日能再返回
男子汉贵在强壮健康,悲伤凄苦不应只属于年轻人

注释

昔:从前。
在:在。
洛阳:古都洛阳。
时:时候。
亲友:亲朋好友。
相追攀:互相往来。
送客:送别客人。
东郊:城市东郊。
遨游:游玩。
宿南山:在南山过夜。
烟尘:战争烟尘。
阻:阻碍。
长河:黄河。
树羽:驻足停留。
成皋:地名,今河南荥阳。
回首:回头。
载酒地:载酒畅饮之处。
岂:难道。
丈夫:男子汉。
贵:看重。
壮健:强壮健康。
惨戚:悲伤凄苦。
朱颜:年轻的容貌。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对友情深厚感慨的诗,描绘了诗人与亲友在洛阳相聚、送别以及游历的情景。开篇“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两句,立刻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又难以忘怀的氛围,通过“追攀”这个动作,可以感受到朋友间情谊的深厚。

接着,“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离别之苦与怀念之情。这里的“遨游”,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而“宿南山”则是这种心境下的具体行为,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两句,是对景物的精细描绘,也反映出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情怀。“烟尘阻长河”,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而“树羽成皋间”则描绘了一种繁茂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多么复杂。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召唤和期待。这里的“回首”,既包含了对往昔的追忆,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某种期待。而“载酒地”,则可能是一种寄托,表达了诗人想要以酒会友、共叙旧情的心愿。

最后,“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两句,可以看作是对朋友的一种赞美,也是在强调即使在离别和时光的侵蚀下,真正的男子汉也不应该因为外表的改变而失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丈夫”,并非仅指男性,而是一种品格上的称呼,意味着勇敢、坚定。而“惨戚非朱颜”则是在说,即便是面容因忧虑而变得憔悴,也丝毫不减其内在的伟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一种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憧憬。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遣兴五首(其五)

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

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清江空旧鱼,春雨馀甘蔗。

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遣兴五首(其五)

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

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

君看束练去,亦得归山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遣怀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遣遇

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