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山长老

老师召对金銮殿,喜动龙颜坐赐茶。

一日潮音起般若,九重春色上袈裟。

高风已入三天竺,妙果重开五色花。

渴想杨枝旧甘露,何时一到病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写给金山长老的一首寄赠诗。诗人以皇帝召见的盛景开篇,描绘了老师在金銮殿上受到皇上恩宠的场景,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之情。"一日潮音起般若"运用比喻,将长老的佛法智慧比作潮音般深沉而宏远,"九重春色上袈裟"则象征着长老的德行如春天般温暖,佛法普照。接着,诗人赞美长老的高尚风范超越了天竺的境界,佛法如五色花般绚丽多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老甘露般的佛法教诲的渴望,希望能早日为病患带来疗愈和智慧。

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金山长老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疾苦的关注和对智慧传播的期待。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腊尽过练湖

独倚牙樯数客程,残年风景足乡情。

寒天半夜无人语,明月满船闻雁声。

云外好山如有约,烟中野树不知名。

明朝乌鹊桥头闹,应是人家出户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丹阳普宁寺席上

红白桃花开满枝,满城微雨牡丹时。

因过古寺逢僧话,莫遣扁舟解缆迟。

客里逢春多病酒,江南到处半题诗。

山川总是曾游处,一曲琵琶写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郎还钱塘

王郎会我丹阳郭,归兴钱塘不可留。

北固雪晴山出画,西湖春动水明楼。

草生湘浦行人远,日落吴山故国愁。

安得与君二三月,买花沽酒醉红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其一)

一到茆山三日留,满山风雨过中秋。

云行松树高低见,日落涧水东西流。

外史相邀登菌阁,此身只合往瀛洲。

它年丛桂结招隐,野服愿随麋鹿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